做得好的惠靈頓牛排口感濃郁,金黃誘人的酥皮之下是濃郁的火腿蘑菇層,內(nèi)里是鮮嫩多汁的菲力,唇齒留香!
惠靈頓牛排的“惠靈頓”指的是第一代惠靈頓將軍——阿瑟·韋爾斯利(Arthur Wellesley),他是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的英國陸軍將領,第21位英國首相,英國出將入相第一人。
相傳這道菜正是為了紀念他在法國滑鐵盧戰(zhàn)役中打敗了拿破侖而命名的。
事實上這道菜的歷史頗有爭議,法國和英國都認為這道菜是自己發(fā)明的,爭論從未間斷。不過坊間一致認為的是,1450年,法國人就發(fā)明了“肉派”這種食物,將剁碎的肉餡兒裹上酥皮放入烤箱烤制,這中“肉派”可以看作是惠靈頓牛排的前身,惠靈頓牛排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把蘑菇、牛肉、松露和葡萄酒混合后放入派皮中烤制的食物。
不同餐廳,價格有所差異,一般會是300元一份起步。(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惠靈頓牛排是一道經(jīng)典的英國名菜。
左手拿叉子,右手拿刀子,刀刃不要對著外面,切惠靈頓牛排的時候不要切太大塊,順著外層面包皮一起切出一小塊,再蘸上醬汁放入口中食用即可。
注意,不要一次就把所有的牛排切好,要一點一點地切下來,并慢慢地品嘗。
用廚房紙將牛排表面水分吸干,用叉子或者牙簽搓幾下牛排,方便入味。
在牛排上撒上鹽和黑胡椒,揉搓均勻。
預熱鍋子,倒入橄欖油,放入牛里脊,煎至四周金黃色,取出備用。
鍋中加入香菇、洋蔥、鹽、黑胡椒一同翻炒至洋蔥完全變成金黃色,加入大蒜繼續(xù)翻炒出香味,加入白葡萄酒和黑醋,炒至酒氣揮發(fā),盛出打碎成蘑菇醬。
將酥皮用搟面杖搟開,鋪上火腿,鋪上蘑菇醬,放入煎好的牛排。
將酥皮卷起來,將牛排包裹住后用刀在酥皮表面劃出花紋。
在酥皮表面薄薄刷上一層雞蛋液,放入預熱好的烤箱。
180℃烤制25分鐘,切厚片食用。
拿出黃油,搟成整個的黃油片冷藏半個小時左右,用醒面后的面皮包酥,再搟成長方形折疊,放冰箱冷藏半小時再重復搟成長方形折疊,這樣重復三次。
然后搟成厚度2㎜的酥皮,再用來包裹牛排。
惠靈頓牛排的做法,不同人用的時間有所差別,但是如果是用烤箱烤制的話,一般是預熱5分鐘,再烤制25分鐘左右即可。
看個人喜好而定。
近生牛排:內(nèi)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口感柔嫩、濕軟,并且很多汁,吃起來非常新鮮,有原生肉感。不過對于吃不慣近生肉的人來說,腸胃相對不適應。
一分熟牛排:內(nèi)部有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口味較重,比較像吃生牛排。不過同樣口感柔嫩有肉汁鮮味,生熟層次感交匯。
三分熟牛排:口感比生牛排要好,口感大體偏嫩,肉感多元化,相對鮮美。
五分熟牛排:口感不會太嫩,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有層次有厚重感。
七分熟牛排:口感開始厚重,有彈性,咀嚼感不錯。質(zhì)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牛肉整體已經(jīng)烹熟,口感比較厚重,口感堅實、有彈性、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