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魚須2對,下咽齒3行,全長40厘米,長錐形,上頜須與口角須等長,腹鰭基部上方具一長腋鱗,身形狹長,體呈珍珠白色,有須,鱗片大而緊致,背部鱗片呈淺金黃色,腹部鱗片雪白,魚的鰭條偶帶些許金黃色,印尼種魚的尾部則帶紅色。
蘇丹魚為雜食性魚類,易飼養(yǎng)。適宜的生長水溫是12℃~30℃,最適pH值6.0~7.2。
5公分的魚苗養(yǎng)殖4個月左右就可達(dá)到1斤/尾的規(guī)格。成魚體長可達(dá)40公分~50公分,最大尾體重可達(dá)10多公斤。
在水源良好,養(yǎng)殖條件好的池塘,可每畝放養(yǎng)3300~6700尾魚苗。條件一般的池塘,每畝可放1300~2700尾魚苗。在水源不足,只輔喂人工飼料的池塘,每畝可放養(yǎng)600~1300尾魚苗。與羅非魚等一般無攻擊性淡水魚類均可混養(yǎng),一般以每畝放600尾以下為宜。
作為一種肉質(zhì)上乘的淡水魚,清蒸是食用蘇丹魚的首選,蒸煮后的蘇丹魚魚鱗戰(zhàn)起,掀開魚鱗和魚皮,雪白的魚肉只有很少骨刺。點(diǎn)蘸醬料后入口,在咬合的瞬間可以感覺到魚肉纖維的緊密,幾口之后嚼勁不減,味道也由一開始的鮮甜變?yōu)楦氏?。即使菜已涼,魚肉也沒有泥腥味。仔細(xì)品嘗,魚身部分肉質(zhì)最密,魚尾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