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花鰱魚是安徽六安金寨縣的特產(chǎn)。
鰱魚性溫馴,不愛跳躍,生活在水體中層。鰱魚是典型的食浮游生物的魚類,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
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和人工飼料。
它的適宜生長溫度和草魚一樣,生長季節(jié),大都在江河支流和湖泊中肥育。低溫季節(jié),食欲減退,但依然攝食,且多集中于河床及湖泊深處越冬。
花鰱魚的生長速度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適于在肥水池塘養(yǎng)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dá)0.8-1公斤。性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初成熟個體體重大;部分地區(qū)需10公斤以上,但在兩廣地區(qū),通常不足10公斤的親魚也可產(chǎn)卵。催產(chǎn)季節(jié)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態(tài)條件大致與鰱魚相同。
生活于金寨平緩的河灣、湖泊和水庫的中上層,幼魚及未成熟個體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屬水體中生長,為溫水性魚類,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5-30℃,能適應(yīng)較肥沃的水體環(huán)境。
金寨花鰱魚,花鰱又叫胖頭魚、大頭魚、黑鰱。
外形似鰱,側(cè)扁,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
口寬大,稍上翹;眼位低;鰓孔較大,鰓蓋膜很發(fā)達(dá);鱗細(xì)而密。
背部黑色,體側(cè)深褐帶有黑色或黃色花斑。
腹部灰白;各鰭淺灰;從腹鰭基部至1之間具有角質(zhì)腹棱。
胸鰭較長,其后緣超過腹鰭基部。
花鰱魚頭大而肥、肉質(zhì)雪白細(xì)嫩,深受人們喜愛。
鳙魚屬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魚類。
另外,鳙魚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2、鈣、磷、鐵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清蒸、水煮、紅燒、砂鍋魚頭或煮味噌皆適宜。
材料:花鰱魚1條,適量鹽,三大匙料酒,兩大匙淀粉,豆瓣兩大匙,泡紅辣椒十二個,花椒粉一匙,老姜一小塊,蒜四瓣,蔥四棵,藿香葉六棵,醬油一大匙,醋一匙,白糖一咖啡匙,味精適量。
做法:
花鰱魚宰殺洗凈,斜刀片成厚約0.2厘米的片,加鹽、料酒、水淀粉抓勻。
魚頭及魚骨斬成塊備用。
老姜、大蒜去皮洗凈,切成姜蒜末;小蔥洗凈,切成蔥花。
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魚片滑散,至白色時撇下油撈出,瀝干油。
鍋內(nèi)留約一點油,放豆瓣、泡辣、姜蒜末炒變色。
加入適量水,放入料灑、魚片、醬油、鹽、醋、白糖、花椒粉燒沸,改小火慢煮。
魚熟入味、湯汁濃稠時,放味精、蔥碎、藿香葉,鏟勻起鍋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