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華陰縣志》記載,油輪以其入口酥甜,老少皆宜被列為華陰地方名小吃。從上世紀初,在華陰市五方鄉(xiāng)甘渠頭、董城村的油輪最為有名,直至后來在我市太華辦屈家城子、城南村出現(xiàn)了“五頭”、“葫蘆”等炸油輪名師?,F(xiàn)在華山鎮(zhèn)王道村的嚴滿院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跟隨“五頭”學習炸油輪的徒弟。嚴滿院堅持三十多年,教會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還有本村的孟都倉炸油輪的技藝。到目前,只有78歲的嚴滿院和老伴每天在城區(qū)農(nóng)貿(mào)市場南門口炸油輪出售。學習華陰油輪這門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后繼乏人,可以說這門傳統(tǒng)手工技藝已瀕臨滅絕,因此把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進行保護迫在眉睫。
用料:麥芽、小麥粉、食用油
做法:
1、熬餳:用上好麥芽熬制成餳蜜用以和面,餳蜜的濃稠、色澤、甜度是制品的關鍵。
2、和面:選用關中平原上好的小麥粉放入盆中,倒入事先熬制好的餳蜜,徐徐攪動,使每粒面粉均勻吸收滑潤的餳蜜,然后左抄右撩,上壓下?lián)H,和成綿軟緊密的面團備用。
3、盤條成型:將和好的面團揪成劑子,盤成一尺左右中寬尾窄的坯條,翻卷對接兩端成環(huán)狀捏在一起即成。
4、下鍋炸制:鐵鍋燒油,待油溫五成熱逐個下入面輪,用鐵筷輕輕翻動,視其漂浮于油面用笊籬撈出,待油溫回升至八成熱再重新回鍋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