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麻糍制作工序復雜,在一些村莊里仍然保留著最原始的制作工藝,極具歷史文化之感。
糯米粉加水,攪拌均勻,再一層一層放入蒸籠中,待糯米熟后,再往上放洗好的艾青;糯米粉和艾青蒸熟后,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捶打。將艾青和糯米團攪拌均勻,再倒上幾斤白糖。揮舞石杵,每揮一下,另一人則快速伸手將糯米團翻個面,以保證捶打能夠均勻,捶打需要持續(xù)至少上百下。隨后,取一干凈的木板,撒上黃色松花粉,將捶打完畢的糯米團放在上面慢慢搟開,待冷卻后,用剪刀將麻糍剪成菱形的薄片。
1、紅糖麻糍:將糯米磨成米粉,加入適量水和紅糖攪拌后蒸熟。
2、油炸麻糍:將糯米粉加入適量水攪拌成團,然后裹上面粉用油炸至金黃色。
3、煮麻糍湯:將麻糍切成均勻的小塊,加入肉或蔬菜煮成湯。
4、炒麻糍:將麻糍切成小塊,炒熟后加入調料和蔬菜翻炒。
5、拌麻糍:將麻糍切成細條狀,拌上辣椒醬或豆腐乳。
6、麻糍粥:將糯米磨成米粉,和水一起熬成粥,加上切好的麻糍。
7、糯米果:將糯米粉和水揉成團,包入水果或醬料,蒸熟后做成糯米果。
8、糯米飯:將糯米煮熟后,加入麻糍和其他配料炒至熟透。
9、糯米麻糍卷:將糯米粉揉成面團,包入麻糍和其他餡料,煮熟后切片食用。
10、烤麻糍:將麻糍切成片狀,涂上蜜汁或沾上糖粉后烤至金黃色。
寧波老話說:“清明麻糍立夏團”。麻糍,諧音“嘸事”,寓意平安無事。這是寧波清明祭祀的主祭品,多是摻著艾青的青麻糍。大多切作菱形,兩面糝以松花,內青外黃。相傳吃了青麻糍后,田里的稻苗就會碧綠青翠,有個豐收年;又因麻糍的表面抹過松花而成黃色,寓意田里收上來的稻谷粒粒綻、顆顆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