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餅制作,調(diào)制面皮是個關(guān)鍵。面和好后,具有特殊性能,既筋而又無勁,將面拉成2--2.5米長的薄片后(比紙還薄,標準要求是:面皮透明,能看到案板花紋)長而不斷,但又一拉即開,不韌不筋。冬天面不能受涼,夏天不能受熱發(fā)酵。水涼了不行,水熱了也不行。要掌握火候,用溫火、慢火烤制。
精粉500克,大蔥150克,豬板油100克。
食油100克,水250克,精鹽、堿面各少許。
1.將白面放入盆內(nèi)用熱水和起(四季都用陰陽水,即開水與冷水的比例是:春季七比三,夏季六比四,冬秋之季八比二)。和面的方法是:把面堆在面盆內(nèi)一邊,先把冷水倒在后蘸冷水扎好,放在油案上。晾涼后反復(fù)揉搓,至面筋全部揉出,面團非常軟滑后,搓成條,揪成10個劑子,再逐個搓成6厘米長的小圓棒形,抹勻食油,堆在一起用一塊濕布蓋上餳放。
2.把豬板油去皮和大蔥分別切碎,攪在一起剁爛成脂油餡放入盆內(nèi)備用。
3.把圓棒面劑先滾上面撲,搓成約12厘米長的圓棒,搟開拉長,反轉(zhuǎn)過來再搟寬拉長,然后用左手執(zhí)面皮條一端(稍厚),右手執(zhí)另一端,反復(fù)拉長,再抹油再拉長,如此反復(fù)4次,把面拉在寬6厘米、長約2米的長條,這時在一頭上抹25克脂油餡,撒少許鹽面交叉翻卷,約卷至70厘米皮時,右手一邊蘸油抹在薄面皮上,一邊卷包,而左手不斷拉長面皮,直至將面皮拉卷完,面圓饣乇形。然后雙手一壓,按成棋墩形的圓餅,往中主抹點油,入鏊小火烙約7--8分鐘,使餅兩面烙黃后,放入爐內(nèi)烤10分鐘即成(宜用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