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藥膳是將藥食同源的中藥材與日常食材巧妙結合,通過烘焙、蒸煮、熬制等工藝制成的兼具美味與養(yǎng)生功效的零食。它既保留了零食的口感與便捷性,又融入了中藥的調理作用,比如用紅棗、桂圓干制成補氣血的蜜餞,以猴頭菇、山藥制作養(yǎng)胃的餅干,借黑芝麻、核桃打造烏發(fā)的糕片,還有茯苓餅、酸棗仁膏等健脾安神的品類。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零食藥膳的種類吧。
糖漬類如蜜餞金桔、糖藕片、糖漬櫻桃、蜜棗等,均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需慎食,且這類食品多添加防腐劑,兒童應少量食用,胃酸過多或胃潰瘍者也需控制攝入量,以免刺激腸胃。
返砂類如糖霜山楂、糖冬瓜、糖姜片等,因糖分含量高且部分(如糖霜山楂)含果酸,糖尿病患者、胃酸過多或胃潰瘍者需慎食,兒童應控制食用量,以免攝入過多糖分或刺激腸胃,同時此類食品可能添加添加劑,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涼果類如話梅、九制陳皮、橄欖干、加應子、佛手果等,多為高糖高鹽制品且可能含添加劑,糖尿病患者、高血壓人群需慎食,腸胃較弱者需控制攝入量,食用后建議適量飲水并注意口腔清潔。
果脯類如杏脯、蘋果脯、桃脯、芒果脯等,通常含糖量高且維生素流失較多,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需控制攝入量,過量食用易引發(fā)血糖波動、肥胖或齲齒,腸胃敏感者需避免空腹食用以防刺激。
果丹類如山楂卷、山楂糕、洛神花果丹皮等,多以高糖原料制成且含大量果酸,糖尿病患者、胃酸過多者及腸胃敏感人群需適量食用,避免血糖波動、刺激胃黏膜或加重反酸癥狀,食用后建議漱口以保護牙齒。
熟食肉類藥膳如八寶雞湯、藥膳雞、蟲草全鴨、藥膳醬牛肉等,多含滋補藥材且油脂較高,感冒發(fā)熱、濕熱體質者應忌食,高血壓、高血脂人群需控制食用量,消化功能弱者也應少量食用以防腸胃負擔過重。
補氣血藥膳零食是以藥食同源食材為主制作的休閑食品,適合氣血不足人群作為輔助調理食品,常見的有紅棗、桂圓干、黑芝麻、花生、枸杞、阿膠糕、核桃、山藥片、葡萄干、桑葚干。
養(yǎng)胃藥膳零食口感溫和易消化,適合脾胃虛弱者日常食用,能輔助改善食欲不振、腹脹等不適,常見的有猴頭菇餅干、山藥糕、蘇打餅干、烤饃片、茯苓餅、小米鍋巴、姜糖片、紅薯干、山楂片、芡實糕。
健脾祛濕藥膳零食能輔助改善腹脹、便溏、舌苔厚膩等癥狀,適合脾虛濕盛人群日常食用,常見的有白術茯苓健脾餅、陳皮炒米茶、焦香饅頭片、蔓越莓香蕉酸奶沙拉、薏米紅豆糕、芡實茯苓糕、姜汁軟糖、紫蘇梅餅、五指毛桃餅干、茯苓山楂條。
烏發(fā)藥膳零食結合中醫(yī)“腎其華在發(fā)”理論,適合肝腎不足所致須發(fā)早白者日常食用,能輔助改善發(fā)質,常見的有五黑桑葚紫米餅、烏發(fā)糕、烏發(fā)糖、黑芝麻糊、黑米糕、核桃黑豆糕、黑桑葚干、黑棗糕、何首烏餅干、黑枸杞果凍。
低糖解饞藥膳零食口感清甜不膩,適合血糖偏高或控糖人群解饞,常見的有酸奶、龜苓膏、茯苓餅、無糖蘇打餅干、魔芋果凍、海苔脆片、凍干蔬菜干、黑芝麻核桃脆片、山藥薄片、零糖椰香脆餅。
助眠藥膳零食結合中醫(yī)“寧心安神”理論,適合心血不足或陰虛火旺所致失眠人群食用,能輔助改善入睡困難,常見的有核桃、杏仁、花生、開心果、夏威夷果、酸棗仁、枸杞原漿、桂圓干、茯苓餅、香蕉干。
選購藥膳零食時,需多方面考量。首先看成分表,優(yōu)先選擇以天然食材(如紅棗、枸杞、茯苓等)為主料且無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劑的產品,避免含高糖、高鹽或反式脂肪酸的配方;其次看體質適配,如補氣血選紅棗、桂圓干、阿膠糕,養(yǎng)胃選含猴頭菇餅干、山藥糕,祛濕氣濕選薏米糕、茯苓餅;最后查資質認證,正規(guī)產品應有SC食品生產許可編號,若含藥材成分(如黃芪、何首烏)需注意是否標注“藥食同源”或“保健食品”標識,避免購買三無產品或夸大功效的宣傳。
MAI GOO小編提醒,食用藥膳零食需遵循適度與適配原則。首先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對應功效的零食,避免盲目進食;其次要控制食用量,藥膳零食雖有養(yǎng)生功效,但過量食用可能導致滋補過度或腸胃負擔加重;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食用,同時注意食物搭配禁忌,防止與日常飲食或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方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