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餃子是湖北宜昌市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之一。蘿卜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
蘿卜餃子將蘿卜切成絲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蔥)苗、精鹽等調(diào)料、油炸時,先在特制的彎月狀鐵勺中放入底漿,再放上拌好的蘿卜絲作餡,再蓋上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成。食之外酥內(nèi)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
在江西贛南地區(qū)有一種蘿卜餡蒸餃,用蕃薯粉做餃子皮,用蘿卜剁成丁做餡,做好后清蒸即可食用,皮是透明狀的。
蘿卜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北方水餃主要原料為面粉、瘦肉和蔬菜,而蘿卜餃子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卜。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卜餃子
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卜餃子一段香脆。
上好的蘿卜餃子要選用打過霜的新鮮蘿卜,因為打過霜的蘿卜味甜、細嫩少渣,口感好。另外要選用上好的大米以及顆粒飽滿的黃豆作原料。具體制作方法是將90%的大米和10%的黃豆浸泡5個小時,再磨成漿。蘿卜切成細絲,撒上鹽、蔥、胡椒粉、芫須粉、味精等調(diào)料,拌勻待用。將植物油倒入鍋里燒至八成熟,然后開炸。油炸之前,先在特制的彎月狀鐵勺中抹一層底漿,然后放上拌好的蘿卜絲作餡,放時要放滿鋪勺,中間稍厚,兩邊略薄,再澆上米漿,然后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即成,炸好的蘿卜餃子形似彎月,外焦里嫩,鮮、香、辣、燙
每到秋末,宜昌最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蘿卜餃子便會被擺上街頭,薄薄的一層米漿包上白嫩的蘿卜絲,放進油鍋葉中炸得金黃焦脆,皮已經(jīng)溶入餡料之中。這種小吃多少年來甚得宜昌人的喜愛。
1、蘿卜含有能誘導人體產(chǎn)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2、蘿卜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zhì)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體內(nèi)廢物的排除。
3、吃蘿卜可降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jié)石等疾病。
4、蘿卜還是一味中藥,其性良味甘,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
5、紅蘿卜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酸堿平衡,所以對痛風患者十分有利。
首先是材料,蘿卜和大米、黃豆當然是必需的,另外還有鹽,花椒、胡椒、味精、辣椒粉、香菜、小蔥等。
先選上好的紅皮蘿卜洗干凈,切成細絲生加少許鹽腌起來,在大米、黃豆磨成的漿里放入少量的鹽。蘿卜腌十來分鐘后,再加入生姜末、味精,花椒粉、胡椒粉、辣椒粉、香菜、小蔥等佐料并將之拌勻。在鍋中倒入油,待油燒熱后把面糊澆在一個由兩片圓弧形的鐵片夾成的,約45度角,似小鏟子,外圈呈弧狀的模具上,澆好后再把拌好的蘿卜放在上面,接著再澆上一層面糊,把蘿卜餡全部掩蓋,這樣一個蘿卜餃子便有了個雛形了,然后帶著模具將餃子入進油鍋中炸,一、二分鐘后餃子便脫離了模具,便可把模具取出,繼續(xù)炸餃子了,記著火一定不要太大,否則外面炸糊了而里面卻還不熟。5、6分鐘后等餃子呈現(xiàn)出金黃色時,里面的蘿卜也熟透了,便可以撈起來了,放著漏勺里瀝一會兒油。
餃子炸好了,看上去仿佛是披著金黃色的襖子,聞起來香氣撲鼻,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實在是美味極了。外面的一層面糊脆中還有一絲柔軟,微微泛起的咸味也掩映期中,軟配著脆,香配著辣,面的蘿卜已經(jīng)酥軟,咸中帶麻,麻中帶辣,辣中帶香,真是爽啊。
每當秋冬蘿卜上市之際,街頭巷內(nèi),到處都有賣蘿卜餃子的小攤,生意也都很興隆,每每都有三五人圍著在等候著剛出鍋的熱餃子,聞?wù)叽瓜讶?,口水直往肚里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