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包油條是湖北荊州地區(qū)的特色小吃。將糯米蒸熟后,平鋪撒上炒好的黑芝麻,或者在糯米飯內外各粘一層炒熟的黃豆粉,再將油條放在糯米飯上,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放上榨菜、火腿等,然后用糯米飯將油條包住,即可食用。此食用方法最好是緊挨著油條攤,熱糯米飯裹上熱的油條,香酥綿軟,兼有嚼勁與糯口,風味絕佳。
糯米包油條是一種小吃,又叫糍飯團,流行于中國江南地區(qū)一般作為早餐食品,其主要原料為油條和糯米飯。一般糯米包油條分為甜咸二種口味,在糯米中包著的除了油條外,根據(jù)甜或咸加入榨菜、肉松,或芝麻、白糖。通常用作早點,與豆?jié){一同享用。糯米包油條是湖北荊州地區(qū)早點小吃之一。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淀粉等,為溫補強壯品。其中所含淀粉為支鏈淀粉,所以在腸胃中難以消化水解。
油條是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加適量的水、食鹽、添加劑,經(jīng)拌合、搗、揣、醒發(fā)、油炸制成的條形食品。當前,大部分地區(qū)油條含有大量的鋁、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是高熱量、高油脂食品。傳統(tǒng)的油條的吃法是夾燒餅配以豆?jié){,若以蛋白質的品質而言,豆?jié){中含有豐富的離胺酸(Iysine),但缺乏鉀硫胺酸(Methionine),而油條,燒餅正好相反,兩者能互補,是絕佳的組合。
1、糯米洗凈,浸泡一晚
2、芝麻平鍋小火炒香,直至在鍋中跳躍,關火繼續(xù)小炒一刻
3、黃豆炒香后,用電磨(最好是老石磨)磨成粉狀
4、蒸籠鋪紗布,倒入糯米,蒸15分鐘
5、準備一塊濕潤的紗布,舀一勺蒸熟的糯米飯,用勺背濕水攤開,撒一層黃豆粉和少量白砂糖,放上油條(最好是剛出鍋的熱油條),卷起,兩頭包入,旋緊
5、裹上一層熟芝麻或黃豆粉,趁熱食用
6、沒有紗布,用保鮮膜也可,口味可根據(jù)喜好,做成不同風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