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地蘑菇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寬6.5-11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黃色,有時中部淺褐色,覆有平伏的絲狀纖毛,邊緣時常開裂;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白色,漸變粉紅色、褐色、黑褐色,密,離生,不等長;菌柄長7-15cm,粗0.6-1.5cm,污白色,松軟到中空,近圓柱形,基部稍膨大,傷變黃色,尤其基部更明顯;菌環(huán)單層,白色,膜質(zhì),生菌柄上部,上部平滑,下面棉絨狀,大,易脫落。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橢圓形到卵形,光滑。
白林地蘑菇在河北、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甘肅、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區(qū)都有分布。
夏秋季于林中地上單生到散生。
1、白林地蘑菇將鮮蘑菇根部的雜物除凈,放入1%的鹽水中浸泡10~15分鐘,撈出后瀝干水分,裝入塑料袋中可保鮮3~5天。
2、將鮮蘑菇洗凈后放入容器中,倒入清水淹沒蘑菇,如蘑菇上浮可壓個重物。此法宜于短期存放,要注意不要采用鐵質(zhì)容器,以免鮮蘑菇變黑。
3、如蘑菇數(shù)量較多,可將鮮蘑晾曬一下,然后裝入非鐵質(zhì)容器中,放一層鮮蘑菇撒一層鹽。此法可使蘑菇的保存期達(dá)1年以上。
白林地菇是可食用的,在歐洲很受歡迎。
食用部位為白林地菇的子實體。
夏秋兩季雨后可采摘子實體,去雜洗凈,可炒食、煮食、燉食、蒸食、煲湯。
1、治療肝炎,治療慢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問題,也可以讓肝臟的解毒能力變得更強(qiáng),把受損的肝細(xì)胞修復(fù),這樣肝臟的嚴(yán)重問題也能夠消失,還可以讓肝炎恢復(fù)的速度更快。
2、預(yù)防治療癌癥,能夠讓身體組織細(xì)胞癌變的可能性得到抑制,也可以減少癌細(xì)胞再生。
3、治療骨質(zhì)疏松,讓骨骼的密度韌性有所增加,還可以讓骨質(zhì)疏松的癥狀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