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地形地貌:玉樹州從東南到西北按高山峽谷→高山山地→低山寬谷→丘狀山原4級依次排列,形成山高、溝深、灘大、谷寬的地貌。中西部和北部的廣大地區(qū)呈山原狀,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寬闊而平坦的灘地。東南最低處在玉樹縣正達金沙江水面海拔3335米,最高的山峰是可可西里的新青峰(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州境內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高原面均被高寒草甸和草原所占據(jù),依次發(fā)育為高山草甸土、高寒草原土、高寒荒漠土??傮w上草地土壤潛在養(yǎng)分高,物理屬性較好,但速效養(yǎng)分不足,呈缺磷、少氮、鉀豐富的狀況。
2、氣候情況:玉樹藏族自治州因地勢高,氣候嚴寒,形成了“無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的氣候狀況。冷季長達7-8個月,而暖季僅有4-5個月。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個別地區(qū)甚至可以達到800毫米;全州平年均溫3.8℃至-5.6℃。多數(shù)地方沒有絕對無霜期,大部分地區(qū)日照均在2500小時以上,最高可達2700小時。植物生長期≧0℃的輻射總量達150-411KJ/平方厘米,通天河谷和扎曲河谷的年均溫(3.8-4.3℃)均較優(yōu)越,宜于發(fā)展飼料作物,盡管大范圍的山原地帶氣溫很低,但在山麓溝底的向陽地帶,是建立“圈窩子”和飼草飼料的好地方。
3、水文情況: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均發(fā)源于本州,因此素有“江河源頭”之謂。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水資源極為豐富??偭饔蛎娣e20余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總流量1022.3立方米/秒,年總徑流量324.2億立方米;水量充沛,水質清澈,礦化度低,無污染,為人畜的飲用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條件。
4、植被情況:玉樹藏族自治州內植被依次按山地森林→高山灌叢→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排列。沼澤植被和墊狀植被則主要鑲嵌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中。境內草場按面積依次為高寒草甸草場類、高寒沼澤草場類、山地灌木草場類、高寒草原草場類、山地疏林草場類。州境內可利用草場面積有17481.77萬畝,平均畝產可食鮮草117.5kg。天然草場上的植物在1000種以上,優(yōu)良牧草達800余種,主要以莎草、禾草、豆科和可食雜草類牧草構成。牧草營養(yǎng)物質含量豐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無氮浸出物、高能量和低纖維”的特點,大多數(shù)牧草莖葉柔軟,無特殊異味,適口性強,有極好的耐牧性,是優(yōu)良的放牧型草地。
二.地域范圍
玉樹牦牛地理標志地域范圍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玉樹藏語意為“遺址”。地理位置大致介于東經89°27′~97°39′,北緯31°45′~36°10′,北與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連,西北角與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東與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鄰,西南與西藏昌都專區(qū)和那曲專區(qū)交界。自治州東西最長738公里,南北最寬處406公里,土地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8.2%?,F(xiàn)轄玉樹、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1市5縣,共10鎮(zhèn),35鄉(xiāng),共飼養(yǎng)玉樹牦牛260余萬頭。
三.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
(1)體尺大,成年公母牦牛體高比環(huán)湖牦牛高7和10cm以上;
(2)體重大,成年公母牦牛體重較環(huán)湖牦牛高100和30kg以上;
(3)頭大,角粗壯,皮松厚,偏粗造型,前軀發(fā)達,后驅較差,鬐甲高、較寬長,尾短并有生蓬松長毛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狀,體測下腹周生粗長毛,公牦牛裙毛長14.57cm,母牛裙毛平均長14.57cm;
(4)背線、嘴唇、眼眶周圍短毛多為灰白色或污白色。毛色以黑褐色較多,占71.55%,栗褐色占5.47%,此外,還有黃褐、灰花和白色等。
(5).早期生長快,屠宰率、凈肉率高。玉樹牦牛長期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屬傳統(tǒng)游牧放牧飼養(yǎng)方式進行生產管理,胴體肌肉光澤潤滑,肉色深紅,脂肪淡黃色,肌纖維清晰有韌性,呈明顯的大理石紋,彈性好,外表濕潤,不粘手,無異味。
2、內在品質指標:玉樹牦牛肉中氨基酸豐富、種類齊全,品質優(yōu)良, 肌間脂肪含量適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飽和脂肪酸的;玉樹牦牛肉谷氨酸含量較高,說明玉樹牦牛肉通過采取適當?shù)募庸し椒ǎ?可獲得鮮味的牦牛肉制品,為人們提供優(yōu)質、安全、多種類型的牦牛肉產品。玉樹牦牛的脂肪含量比環(huán)湖牦牛高32.73%;玉樹牦牛的鐵元素含量比環(huán)湖牦牛高62.42%;玉樹牦牛的脂肪酸總量為2.12g/100g,比環(huán)湖牦牛高0.61g/100g,其中玉樹牦牛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為0.94g/100g,比環(huán)湖牦牛高0.18g/100g,玉樹牦牛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1.18g/100g,比環(huán)湖牦牛高0.43g/100g,其中玉樹牦牛肉中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防酸含量更是顯著高于環(huán)湖牦牛??傮w上看,玉樹牦牛肉與相鄰區(qū)域環(huán)湖牦牛肉相比具有脂肪含量、不飽和脂肪酸與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以及鐵含量高的的風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
3、安全要求:玉樹牦牛產地環(huán)境質量、牛肉及產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
四.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青海省是世界公認的四大“無公害超凈區(qū)”之一,土壤與水資源基本沒有受到污染。玉樹牦牛放牧區(qū)主要為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澤草場類、高寒草原草場類等草地,是青海草場中的優(yōu)良草場。組成草場的植物種類繁多,以中生、濕中生植物為主。主要優(yōu)勢種為高山嵩草、毛狀葉蒿草、小蒿草、矮蒿草、針茅、蒿草、線葉蒿草、米口袋、苔草、早熟禾、花苜蓿、披堿草等。此類草場可食牧草比例高,產草量高,草質優(yōu)良,營養(yǎng)價值高,適口性強,各類牲畜均喜食,適宜放牧各類牲畜。遵循在草原上以天然放牧為主,保證純天然,草原上無工礦企業(yè),環(huán)境無工業(yè)污染。
2、玉樹牦牛品種范圍:玉樹牦牛的來源與青藏高原民族變遷有著密切關系,是藏民族長期馴養(yǎng)昆侖山的野牦牛相傳至今。玉樹牦牛采用終年高寒草地天然放牧,飼養(yǎng)管理粗放,無補飼。寒冷冬季除母牛和幼年牛在冬圈放牧外,散牛一般都處于高山草甸區(qū)游牧。玉樹牦牛在品種選擇上必須符合《牦牛繁育技術規(guī)范》(DB63/T546.3—2005)和《牦牛選育技術規(guī)范》(DB63/T546.4-2005)的要求。牦牛選種做到優(yōu)秀,選擇具有本品種顯著特征的公牦牛和母牦牛,在選配中盡量避免近交,以不斷提高玉樹牦牛的品質。玉樹州是野牦牛頻繁活動區(qū)域。在繁殖季節(jié),野牦牛常侵入家牦牛群中配種,使家牦?;烊胍瓣笈5难海瓣笈Q汉扛?,因此當?shù)仃笈IL發(fā)育快,體格較其它地區(qū)牦牛大。
2.1、牦犢牛:出生到6月齡期間的牛。
2.2、育成牛:指從7月齡到18月齡的牛。
2.3、繁育母牛:一般指26個月齡以上的母牛。
2.4、成年母牛:是指4歲以上體成熟后的母牛。
2.5、牦牛肉:來自產區(qū)的天然放牧條件下的牦牛生產的肉。
3、生產過程管理:
3.1、玉樹牦牛是適應高寒牧區(qū)的優(yōu)勢牛種,生活在海拔3700米以上氣候寒冷、枯草期長的自然環(huán)境,能利用其他牲畜難以生存的高寒草地,對低壓和空氣稀薄的地區(qū)和寒冷的高山草地更具有非凡的適應性。玉樹牦牛保持純天然自然放牧的方式,春夏季飲用河水、冬季以采食積雪為主。草場輪牧時間為冬春草場(11月至次年5月);夏秋草場(6月至10月)。
3.2、各季節(jié)牛群的飼養(yǎng):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保膘和保胎,要選擇地勢較為平緩、避風向陽的山間坡地、飲水方便的冬季牧場,避免飲用冰水。早春要調節(jié)放牧時間,特別注意“搶青”,以免流產和拉稀。冬春季是牦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時間,有條件的應補飼青干草等飼料。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體高產乳量,搞好抓膘和配種,使當年要屠宰的牦牛在入冬前出欄,其它牛只為越冬過春做好準備。放牧要早出晚歸,盡量延長放牧時間,多飲水,同時應將牦牛趕到較為涼爽的地方使其充分反芻。安排輪牧計劃,使得牦牛糞便均勻撒在牧場上,同時減輕對牧場特別是圈地牧場的踐踏。
3.3、牛群的飼養(yǎng)管理:牦牛犢飼養(yǎng)管理必須符合 《牦牛犢飼養(yǎng)管理技術規(guī)范》(DB63/T782-2009)要求,犢牛產下后應在1-1.5小時內吃到初乳并盡量吃飽,適當提早訓練犢牛采食飼草料。犢牛的斷奶時間視其生長情況而定,一般六個月左右,以能夠吃飽飼草料為宜。同時要注意做好喂奶衛(wèi)生,保持清潔,并給予適當?shù)倪\動和護理。犢牛成長18月后即成為青年牛。在冬春季可適量補喂青干草,以滿足其生長發(fā)育對營養(yǎng)的需要。將母牛統(tǒng)一管理,嚴格控制公牛入群,防止未完全成熟配種。母牛懷孕前5個月,由于胎兒生長發(fā)育較慢,其營養(yǎng)需要較少,可以和空懷母牛一樣,以放牧為主。妊娠的最后2—3個月,以圈舍近處放牧為主,不宜遠行放牧,可適量補喂青干草,但應防止妊娠母牛體重過重、勞累,以免發(fā)生難產。
4、養(yǎng)殖檔案的建立和獸藥休藥期的要求:做好養(yǎng)殖全過程的記錄,建立完整有效的牦牛養(yǎng)殖檔案。內容包括疫苗(獸藥)的購銷、使用記錄,免疫、消毒記錄,放牧、產仔記錄,銷售記錄等。記錄要完整、真實,保存二年以上。獸藥使用要嚴格執(zhí)行休藥期制度。鄉(xiāng)(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技術人員認真按照養(yǎng)殖檔案中記錄的使用疫苗或獸藥的時間,對于達到休藥期規(guī)定并經檢疫合格的玉樹牦牛,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方可出欄交易屠宰上市。
5、玉樹牦牛屠宰的規(guī)定:玉樹牦牛屠宰必須在政府依法設立的定點屠宰場進行屠宰;屠宰后出場的牦牛肉及其副產品必須經過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的檢疫檢驗并合格。
五.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產品包裝材料應符合《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GB9687—1988)和《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GB11680—1989)的規(guī)定,內包裝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的規(guī)定,外包裝標志應符合《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191—2008)和《運輸包裝收發(fā)貨標志》(GB/T6388—1986)的規(guī)定。運輸工具應潔凈,無污染,產品運輸時應經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根據(jù)《畜禽產地檢疫規(guī)范》(GB16549—1996)檢疫,出具檢疫合格證明,運輸車輛在使用前后要按照《種畜禽調運檢疫技術標準》(GB16576—1996)的要求消毒。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范圍;
(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3)能夠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質量技術規(guī)范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4)具有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開發(fā)經營能力;
2、經審核符合標志使用條件的,農產品地理登記證 書持有人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標志使用申請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協(xié)議,在協(xié)議中載明標志使用數(shù)量、范圍及相關責任義務。
3、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協(xié)議生效后,標志使用人方可在農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并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活動。
4、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人應當建立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檔案,如實記載地理標志使用情況,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監(jiān)督檢查,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信譽,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5、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志使用人,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6、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和登記證書。冒用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