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敗火:豌豆芽性涼,是燥熱季節(jié)的清涼食品,對清除體內積熱有一定的功效,對因多吃煎炒熱氣食物及煙酒過度而引致口腔發(fā)炎、牙齦紅腫、口氣難聞、大便燥結、小便金黃等情況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預防便秘:豌豆芽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食用之后可加快胃腸蠕動、促進排便、預防便秘。
保肝護目:豌豆芽中含有胡蘿卜素,食用后胡蘿卜素被充分的吸收并運轉到肝臟和視網膜,既能增強肝臟功能,又能促進視紫紅質的合成,有保肝明目的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腹瀉患者。
適宜人群: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者。
?食材:豌豆芽、魚丸、鹽、橄欖油、姜片、黃酒適量。
?做法?:
將豌豆芽的老部分摘除,洗凈后瀝干水分。
鍋內倒入清水,加姜片,燒開后把魚丸倒入。
再次燒開,倒入黃酒,轉中火,將魚丸煮開熟透。
把豌豆芽加入湯里,煮開。
滴幾滴橄欖油,加鹽調味,不要煮太久,熄火出鍋即可。?
?食材:豌豆芽、干紅椒、蒜瓣、鹽、?醋、?麻油。
?做法?:
豌豆芽洗好后過熱水,撈出過涼水。
豆芽瀝干水后,放入一個大碗中。
加入麻油、蒜末、鹽、醋、紅椒等調料,拌勻后腌制十分鐘。
?食材:豆芽、?花椒、蔥蒜末、鹽、?味精、?香菜。
?做法:
起鍋燒火,放少量油,加入幾個花椒炸香后撈出。
油熱后放入蔥蒜末熗鍋。
加入豆芽,大火快速翻炒。
加入鹽和味精調味,加入香菜段翻炒均勻即可。?
1、生產場所
豌豆苗是半耐寒性蔬菜,全生育期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發(fā)芽期室溫為20℃左右,夏季高溫季節(jié)從播種到采收只需8~9天時間,而冬季由于栽培溫度低采收時間長。
生產豌豆苗,可利用閑置的房屋、封閉的陽臺、冬暖式簡易大棚等。
2、選豆
生產豌豆苗所用的豌豆,可以選擇種皮厚、籽粒小的、帶有皺紋的麻豌豆或者分枝性較強的青豌豆、中豌4號、中豌6號、白玉豌豆。
青豌豆顆粒較小、表皮灰綠,耐高溫、菜質上乘,不易纖維化,口味發(fā)甜、口感較好,但生長速度較慢,抗病力稍差,成品菜復葉較小、莖苗稍細。
麻豌豆顆粒較大,成品菜芽莖特粗、復葉特大、美觀漂亮,抗病力強,不易腐爛,生長速度特別快,但易纖維化,口感稍差。
原則上要求種籽無霉爛、無蟲蛀、無雜質、籽粒飽滿、大小勻稱一致、純度和凈度高,發(fā)芽率應在98%以上。
盡量不要選購使用黃皮、白皮或者綠皮的大粒豌豆,這類豌豆在生產中很容易糊化爛種和爛苗。
在種植前,必要時可用人工篩選和挑揀。由于豌豆顆粒較大,較易剔除蟲蛀、殘破、霉變、腐爛、畸形的種豆。
3、漂洗
將豌豆種子先用20~30℃的溫水淘洗2~3遍,用手輕輕揉搓去種豆表皮的黏液,盡量注意不要損傷種豆表皮,并用笊籬攪拌、撇撈凈里面的破碎豆粒和一切雜質。
漂洗到種豆不粘滑、水無白色黏沫為止。
4、燙豆處理
先用55℃的溫水將豌豆燙15分鐘左右,既消毒滅菌又啟動休眠。
燙豆時要不停地攪拌,以使種豆受熱均勻。
5、泡豆
用相當于豌豆重量2~3倍的25~28℃水的進行浸泡。
豌豆種子的最低需水量為自身重量的186%,泡豆時間約需要6~24小時(夏、秋季節(jié)需要的時間短;冬天、春初,需要的時間長;棚或室內溫度高,需要的時間短;棚或室內溫度低,需要的時間長。
浸泡過程中,要注意換水1~2次,水溫25~28℃。)等到種豆充分吸水膨脹、褶皺消失,在透明的種皮里面能夠清晰地看到鼓凸的椎狀胚芽為宜。
種豆泡好后,用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消毒20分鐘,嚴防對豌豆苗生產危害最大的根腐病的產生。消毒后再用清水將殘留的藥液漂洗干凈。
6、鋪盤
浸種后再次搓去種豆表皮上的黏液,一直揉搓到豌豆無粘滑感,水中無白色泡沫為止。
瀝干凈多余的水分,將種子均勻地撒到塑料育苗盤中。
撒播后可用手端著苗盤反復晃動到基本平整之后,再用木刮子將豌豆均勻地刮平、刮勻、刮得厚薄一致,緊密布滿育苗盤。
每10個盤為一摞,上、下各蓋、墊一個鋪有浸濕麻袋片或白棉布的空塑料育苗盤,以便保溫、保濕、遮光。盤與盤要放正擺平,摞正扣嚴,不歪不斜,更不能有縫隙。每摞疊盤之間要留出20~30毫米的空間距離,以加強通風透氣,利于均勻出芽;萬不可每摞盤與每摞盤緊挨著,以免造成空氣郁閉,影響豌豆苗的正常生長。
7、催芽
催芽期間棚室溫度保持在18~23℃之間。
每天用噴花壺噴水2~3次,噴水量以豌豆和基質噴濕,育苗盤中不大量往外流水、不存水為宜。在每次噴水的同時將育苗盤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進行調換,以使其受光受溫一致,達到出芽整齊一致的要求。
8、上架或席地擺盤見光
約經過48小時的疊盤催芽,豌豆苗就可長到30~40毫米,這時可將育苗盤擺放到立體栽培架上。
或將育苗盤直接一個挨一個地平整擺放到地面上。
在豌豆苗生長期間,要注意光照不要太強。
在采收前2~3天,為增加豌豆苗的葉綠素,可用2PPM的尿素,對其葉面進行噴霧,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