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鍋茶的由來傳說
相傳,在遠(yuǎn)古時(shí),寨里的一位哈尼小伙,獵得了一頭惡豹,高興地請來寨民,在家中吃豹肉飲米酒。
客人們興高采烈地跳舞唱歌,當(dāng)大家筋疲力盡、口干舌燥時(shí),主人趕忙燒了一鍋水,讓客人們解渴。
當(dāng)水燒沸時(shí),突然天氣驟變,一股狂風(fēng)吹過,屋外大小樹木刮得東歪西擺,樹葉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落下,有幾片葉子掉入沸水之中,客人們喝了這茶,都覺得既解渴又香甜。
隨后,這一消息傳遍村村寨寨。
人們在燒水時(shí),有意識在鍋中放入幾片樹葉,味道頗香甜,久而久之,便成了云南的一種“土鍋茶”,并逐漸被寨民們應(yīng)用和推廣,形成了哈尼族人民獨(dú)特的“土鍋茶”,并相沿至今。
二、土鍋茶是哪里的特色美食
土鍋茶是哈尼族的。
哈尼族是我國云南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山岳地帶,其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絕大多數(shù),思茅市、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
哈尼族喜歡飲用土鍋茶,哈尼語叫“繪圓老潑”,這是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