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臨期食品
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如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柜”銷售的即是臨期食品。
臨期食品能不能吃
答案是可以。因為臨期食品還處于保質期內。
2011年5月13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GB-7718-2011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做出如下定義,即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于銷售,并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
簡單來說,食品在其應有的貯存條件(如冷藏或常溫等),在保質期內其食品的品質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質并能銷售的。
臨期食品的界定標準
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發(fā)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并單獨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隨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準: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干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于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制品等)
選擇臨期食品注意
1、購買時要避免沖動消費
有些人看到臨期食品的價格非常便宜,就會大批量的購買,當你購買的食品因為吃不完而超過保質期限,就變成另外的一種浪費。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質期的最后一天,盡量在保質期內將食品食用完畢。
2、選擇臨期食品看清保質期
如果打算馬上吃,選擇購買臨期食品是非常劃算的。另外,購買的臨期食品盡量選擇小包裝的,食品的包裝打開了,食品的保質期就已經作廢了。所以食品在打開以后盡快吃完,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以免吃到變質食品。
3、購買臨期食品要選擇的渠道
買臨期食品盡量不要因為便宜而選擇街邊的小攤,誰也無法保障你購買的臨期食品質量如何。選擇購買臨期的食品,盡量從正規(guī)的商場或超市里購買。
臨期食品怎么處理
1、對臨期食品進行集中標注、降價處理。超市里一旦出現(xiàn)臨近過期的食品,商家會提前進行掛牌標注,也會調整貨架上擺貨的順序,使先生產的食品先被賣出。
2、設置“特價區(qū)”集中銷售、進行促銷。對即將過期的食品,商家都會進行打折處理或者搭配小禮品銷售。同時,酸奶、面包類食品,可作為超市試吃品消耗掉。
3、剩貨會以成本價賣給餐飲業(yè)。對于一些即食、保鮮期比較短的產品,如水果、水產品等,商家會在銷售結束的當天,以成本價賣給飯店和食堂,第二天全部做成餐飯,既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又完全處理了這些食品。
4、商家內部處理,比如內部職工自行消化,因為過期食品不等于變質食品,大部分都完全能保證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