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富順豆花是嫩豆花(或稱水豆花兒、灰饃兒)、豆花蘸水、大米飯配合食用的豆制品中經(jīng)過簡單加工的一種食品,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富順豆花的配方、制作、歷史淵源都有獨特之處。
米飯的制作
特點:滋潤、散酥、濃香、米湯釅
方法:選用優(yōu)質(zhì)大米淘洗干凈,裝在筲箕內(nèi)待用。準備前后兩口鍋(前鍋摻滿水,后鍋摻一半),水燒開后,將大米倒入前鍋內(nèi),注意鉤米,使其不致生鍋煮糊。接著,用瓜瓢從鍋里舀生分子(半生不熟的大米),邊舀邊將后鍋的開水補充到前鍋,后鍋水完,前鍋的米濾完。最后把生分子倒入木甑中用猛火蒸,蒸上大氣約十分鐘后放置一邊。
豆花的制作
特點:綿而不老、嫩而不溏、潔白如雪、清香悠長。窖水清熱祛毒、醒
酒解膩、回甜止渴。
方法:選出優(yōu)質(zhì)大豆若干用水浸泡。剛好泡透即可。將泡好的大豆和適量清水加入石磨中推細。把推好的漿放入鍋里燒開,舀入事先準備好的布口袋內(nèi)去渣,把豆?jié){濾在瓦缸里。若是冬天就要馬上下膽水(鹽鹵),夏天則要等一會兒再下膽水。
點豆花時,鹽鹵裝在一個有小缺口的碗里,往下滴鹽鹵,右手持長柄飯勺不停地從鹽鹵滴下處往外刨,一直刨到壚缸里起魚籽眼為止。然后,將豆?jié){從瓦缸舀到鐵鍋內(nèi),經(jīng)微火一煮,豆花沉到鍋底,窖水浮到鍋面,即將一半圓形的楠竹片放到鍋底豆花與鐵鍋之間,抓住篾片的兩頭來回移動。窖水通到鍋底,豆花不生鍋也就燒不糊。
豆花蘸水的制作
特點:香、辣、鮮、醇、色澤油亮透明,外形美觀大方。
方法:選上乘辣椒、豆油、豆瓣、菜油若干。
調(diào)制富順豆花蘸水要用糍粑海椒。將海椒用熱水浸泡,手掐感覺脆為止,撈起后用菜板壓,去掉水份裝到缸缽內(nèi),先按比例將花椒、大料、八角等香料放到石碓窩里舂爛,再把海椒倒下去按比例放食鹽一起舂,越細越好,將用菜油酥過的豆瓣和芝麻倒下去合著舂,舂茸象糍粑一樣后舀起來備用。
豆油在富順豆花兒蘸水中是重要角色。把若干豆油裝于大壚缸內(nèi),將適量丁香、廣香、肉桂、胡椒、花椒、大料、砂仁、紫草、甘松、甘草等用紗布包著放入其中,泡四至五天,再把豆油放到鍋里煎,燒開即可。最后,把豆油舀到小瓦缸里兌上味精、胡椒和其它香料粉。
打蘸水時,碟子擺好,先舀豆油,后放糍粑海椒,再淋熟油。
豆花的吃法也有講究:先將豆花拈到湯匙或飯碗里,再用筷子夾一點蘸水涂抹于豆花上,然后將豆花摻和著米飯吞下,然后再喝一口窖水。如此則能消魂蕩魄,回味悠長。
突出特點
富順豆花兒,以其“滾、嫩、綿、白”適中,蘸水“辣、麻、香、鮮、甜”俱備聞名全川?!皾L”,就是熱而不燙嘴;“嫩”,就是細嫩又不至于筷子夾不起來;“綿”,就是有韌性又無木質(zhì)感;“白”,乃色澤潔白如雪。富順豆花特別講究蘸水,富順豆花蘸水,不但具有川味辣、麻、香、鮮、甜特點,而且更醇,且有回味。
富順豆花具有潔白如雪、綿而不老、嫩而不溏、清香宜人的特點。其窖水(即吃豆花時碗里浸泡豆花的水)爽口回甜,具有清熱化痰、醒酒去膩的功效。
發(fā)展狀況
富庶之地造就了“豆花之鄉(xiāng)”,富順因豆花而聞名,豆花卻不僅香在富順。越來越多的富順人走出富順,將他們家鄉(xiāng)的美味傳播到全國各地。其中富順朱先生結(jié)合現(xiàn)代飲食需要,
博采眾家之長,通過長時間的摸索與嘗試,在做絕豆花之基礎上,更是加入四川的經(jīng)典燒菜和蒸炒菜品,不僅形成了自己店完善的產(chǎn)品系統(tǒng),還在經(jīng)營上創(chuàng)造了極適合的操作模式,全店4個人,輕輕松松就完成全天的經(jīng)營。并且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少人慕名前來學習并提出購買其豆花蘸水和菜品制做的合作意圖。
“富順豆花”這一無形品牌,這一餐飲形式市場的巨大,消費不高,特色鮮明、營養(yǎng)快捷,管理簡單,而且菜菜品豐富選擇性強,適且于大眾,老少皆宜,有著絕好的市場適應性。適合于在城市場和任何地方開店經(jīng)營,可以是簡餐,可以是品位,可以是休閑小餐。消費對象包括居家人群、辦公人員、學生、工人等幾乎全部人群。這也說明這一項目既特色又實在,是難得的適合于在全國范圍內(nèi)創(chuàng)業(yè)的四川傳統(tǒng)特色餐飲項目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