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貝母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的特色產(chǎn)品,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鱗莖供藥用,因其形狀得名。
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
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
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
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
質(zhì)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呈類扁球形,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部開裂。內(nèi)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
呈長圓錐形,高0.7~2.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白蘆貝)或淺棕黃色(黃蘆貝),有的具棕色斑點。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開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較鈍。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jīng);質(zhì)潤泄散,降而微升;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主治虛勞久咳,肺熱燥咳,肺癰吐膿,瘰疬結(jié)核,乳癰,瘡腫。
梨(水果)切片,貝母要砸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倒入貝母一起煮,煮30-40分鐘就好了,把梨和湯一起喝了,最好加點冰糖或者蜂蜜,因為冰糖是涼性的,蜂蜜本來就有潤肺的作用。
用紅梨,把紅梨的頂去掉把貝母放進去再蓋上,配白茅根30克,陳皮15克一起煮,等梨燉好了一起把梨和貝母一起吃掉,把藥汁一起喝了。
貝母取粉直接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