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干燥根,根略呈圓柱形,多分枝,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根條粗壯,肉質肥厚,無柴質;斷面散在油室多,呈淺黃色,氣味芳香濃郁,味苦辛微麻舌。
華亭獨活保護區(qū)域位于華亭市轄區(qū)內馬峽鎮(zhèn)、西華鎮(zhèn)、山寨鄉(xiāng)、河西鎮(zhèn)、策底鎮(zhèn)、上關鎮(zhèn)、硯峽鄉(xiāng)、東華鎮(zhèn)、安口鎮(zhèn)、神峪鄉(xiāng)10鄉(xiāng)鎮(zhèn)107個村。
地理坐標為東經106°21′~106°53′,北緯35°01′~35°24′之間。年種植面積為3333.33公頃,年產量1.75萬噸。
華亭獨活生產區(qū)域位于甘肅省東部、關山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在中緯度大陸腹部,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日夜溫差較大,年均氣溫7.9℃,無霜期為169天左右,降雨量615毫米;保護區(qū)域土壤以山臺地和梯田地為主,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透性好。
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與獨活喜涼爽濕潤等生物學特性高度吻合,極利于華亭獨活的營養(yǎng)生長,收獲當年不抽薹,使其根條粗壯,肉質肥厚,無柴質;溫度隨季節(jié)、晝夜變化顯著,對蛇床子素、含二氫歐山芹醇當歸酸酯等有效成分的合成以及向根部積累十分有利,長成的獨活油性足,氣味芳香濃郁。
疏松肥沃的土壤,對于獨活根條的生長膨大比較有利,使其個大,質軟韌,折斷面茬白,帶裂片性,宜于飲片加工。生產出的華亭獨活表面灰褐色,根條粗壯,肉質肥厚,多分枝,無柴質,氣味芳香濃郁,味苦辛微麻舌,為散寒祛濕的良藥。
華亭獨活鑒別: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總灰分≤8.0%,酸不溶性灰分≤3.0%,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蛇床子素(C15H16O3)≥0.60%,含二氫歐山芹醇當歸酸酯(C19H20O5)≥0.080%。
華亭獨活傳統(tǒng)種植方式為直播和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采用1年春季育苗,第二年春季采挖苗,同時進行移栽,于當年深秋或初冬采收。直播生產周期長,一般要3年才能采收藥用。采用育苗移栽縮短了獨活種植周期,有效保證了獨活質量。
育苗:
春季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種,作畦寬1.2m~1.5m,畦高6cm~10cm,畦長不限。分條播和撒播。條播按10cm行距開溝,溝深2cm~3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耙平。每667m2用種量為15kg~20kg。撒播時,將種子均勻撒于畦面,覆土2cm~3cm,稍加鎮(zhèn)壓、拍實。每667m2用種量為15kg~20kg。播種后在畦面上覆蓋1層麥草,厚2cm~3cm。結合拔草,分2-3次全部揭去覆草。
移栽:
于翌年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移栽選用1年生種苗、用犁開溝栽植,每667m2用苗8500株左右。保持株距25cm,行距30cm~33cm,將苗斜靠擺放在犁溝中,苗頂距地面3cm~5cm,后一犁翻出的土覆蓋前一犁擺放的苗。對個別露根的苗要重新覆土壓實。栽植后用耱耱平。
為了防止水澇,增加根系的通透性,一般作高6cm~10cm的畦,畦寬1.2m~1.5m,畦間距30cm,畦間距主要增加光照,增強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濕度,減少病害,同時易于在畦兩邊人工拔草。
春季3月下旬或4月上旬氣溫寒冷,晝夜溫差大,為了保墑保溫,在春季育苗時覆蓋麥草,提高地面溫度,種子提前發(fā)芽,提高出苗率;覆草還能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通風,透水性好,土壤結構穩(wěn)定,利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生產的種苗粗細均勻。
華亭獨活育苗和移栽幼苗期主要危害是田間雜草,為保證品質,嚴禁用除草劑,全部為人工除草。
華亭獨活采用育苗、移栽2年采收,到第3年獨活開花結籽,其根容易中空,不能藥用。在移栽當年10~11月,獨活地上部分枯萎,將根挖出,剪除蘆頭、細根,抖去泥土,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