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根倉的故事》是以巴拉根倉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間大型諷刺幽默故事群?!鞍屠鶄}”是人名,蒙古語意為“豐富的語言”或“智慧的寶庫”。《巴拉根倉的故事》是蒙古族民間諷刺文學的代表作,它和藏族的《阿古頓巴的故事》、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的故事》同屬一類。巴拉根倉并非實有其人,他是蒙古族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想象虛構出來的理想人物。在我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科爾沁、鄂爾多斯和青海、甘肅、新疆的蒙古族聚居區(qū),以及蒙古國、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地區(qū)廣泛流傳著《巴拉根倉的故事》。
巴拉根倉同情人民疾苦,到處替被侮辱被損害的貧苦牧民伸張正義,把斗爭矛頭指向兇殘暴戾、腐朽沒落的僧俗統(tǒng)治者及其意識形態(tài)──宗教迷信和封建倫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層喇嘛給他加上"流氓"、"騙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機智地斗敗。在窮苦人民中間,巴拉根倉到處受到歡迎和稱贊。"風能刮到的地方,人們都知道巴拉根倉的名字。巴拉根倉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許多朋友",他是一個群眾基礎十分深厚的人物。
故事群表現(xiàn)了巴拉根倉以機智幽默的“謊言”為手段,對封建時代的官僚、財主、大喇嘛、奸商進行諷刺,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憤怒與憎恨,更表達了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美好理想。
故事主要有《井底撈鼻煙壺》、《還本付息》等等。《還本付息》講的是:巴拉根倉為了懲罰放高利貸者,去他家借虱子。
在舊時代,無論是諾顏還是大喇嘛,都想信佛行善,希望通過假仁假義來獲得民眾的尊重和愛戴。因為巴拉根倉聰明機智美名遠揚,一些權貴惡官就故意找到他用一些疑難問題刁難他,結果往往被捉弄得威風掃地,自討沒趣。
故事《為吝嗇鬼打工并堅持了三個習慣》講到:有個吝嗇鬼雖然牛羊滿山坡,但對雇工很苛刻。巴拉根倉為了給雇工們報仇去應聘。
巴拉根倉是塑造理想人物、傳頌民族智慧為主題的烏力格爾。巴拉根倉并非實有其人,他是蒙古族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愿望虛構出來的理想人物,是智慧的代表。在蒙古地區(qū),由于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的人們,都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些故事稱作巴拉根倉的故事,因而新故事不斷產生,逐漸形成了一個別具特色的龐大的故事群。
巴拉根倉的故事運用夸張、怪誕的諷刺手法揭露鞭撻反面人物和丑惡事物,風趣、幽默,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它的語言清新、質樸、鋒利。情節(jié)結構具有謎語式的特點,往往把畫龍點睛的伏筆設在關鍵所在或故事的末尾,一經點破,妙趣橫生,讓讀者在笑聲中悟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