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旦木是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干果,巴旦木屬桃類植物,古時稱偏桃、偏核桃、婆淡樹。新疆巴旦木是從古波斯(現(xiàn)今伊朗)傳入,在《酉陽雜阻》、《嶺表錄異》有記載,“偏桃出波斯國,波斯呼為婆淡樹。長五六文,周四五尺,葉似桃而闊大,三月開花,白色?;浣Y(jié)實,狀如桃子,而形偏,故為之偏桃。其肉澀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并珍之。”可見,巴丹木從古時就被人們做為一種珍果來食用。
新疆巴旦木的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區(qū)、和田地區(qū)、烏魯木齊等地,其中喀什地區(qū)的莎車巴旦姆尤其有名。巴旦木是新疆喀什名貴特產(chǎn),是維吾爾族人民最珍愛的干果,更是待客贈友的極佳物品。
新疆巴旦木品種繁多,約有四十多種,“五大家族”之分,有軟殼甜巴旦木品系、甜巴旦木品系、厚殼甜巴旦木品系、苦巴旦木品系、桃巴旦木品系。其中最佳品種有紙皮巴旦、軟殼巴旦、薄殼巴旦、雙仁巴旦等。在眾多品種中,有一種薄皮巴丹木最受人們喜愛和歡迎,維吾爾人稱其為“卡卡孜巴旦木”,食用前您只需用手輕輕一擠,飽滿厚實香甜的巴丹仁就嶄露出皮,由于皮薄,好剝,所以也稱它為“紙皮巴旦木”。
巴旦木是食用價值很高的特產(chǎn),富含脂肪,蛋白質(zhì),淀粉、糖以及少量維生素和人體不可缺少的18種微量元素,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聰慧的新疆維吾爾人民把巴旦仁做為每日的健身滋補(bǔ)品,在每天睡覺前細(xì)嚼十余粒,用開水沖下,如此長期食用,能使人通宵熟睡無夢,增強(qiáng)身體抵抗力,保持身強(qiáng)體壯。
巴旦木在醫(yī)藥上用途很廣,民間維吾爾醫(yī)用它治療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皮膚過敏、氣管炎、小兒佝僂等疾病。在國外一些國家,有專用巴旦木釀制的巴旦木乳、巴旦木酒補(bǔ)品及苦仁制的鎮(zhèn)靜止痛藥劑。近年,美國的一些醫(yī)院,以巴旦木制成苦巴旦球蛋白氫氯化物新藥,專治流行性病毒感冒。在美國芝加哥洛約大學(xué)生物系任主任的哈羅德·曼納在研究巴丹木成果報告中提出,苦巴丹木仁可治療癌癥。
新疆巴旦木的成熟上市時間通常在每年的秋季,大約在7月至9月份果實成熟,8月和9月份是主要的采摘上市時間。具體而言,巴旦木從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開花,經(jīng)過一個生長周期后,在7月外皮會開裂,標(biāo)志著果實開始成熟,到了8月,果實裂口增大,露出巴旦木殼體,這時候就可以開始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