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空心掛面的外表光滑圓潤,內(nèi)部有著像銀絲般的細孔,拿起一根掛面,放入水中,就能吹出一串串氣泡;用火柴點燃下面,從細孔上面冒出縷縷青煙,特點是“手工制作,天然晾曬,色白味正,細膩柔嫩,下鍋即食,久煮不粘,面湯可口”。
1、和面
以高精度70面粉為原料,用鹽水兌面,反復(fù)揉和,直到不粘手、不沾盆為止(如用機器和面,也要達到同樣標準)。放鹽的數(shù)量十分考究,春、秋季天氣在15-25℃時,每10斤面放食鹽5兩;夏季氣溫在25℃以上,放食鹽5-6.5兩;冬季氣溫在15℃以下,放食鹽3-4兩。食鹽要溶化成水才可和面。
2、盤條
將和好的面放在一塊80厘米見方的桌子上,桌面要平整,然后用菜刀將面團劃割成寬厚約3厘米的長條,一氣劃割,不得停斷。劃后用手反復(fù)捻搓成直徑1-2厘米的圓條,再將圓條層層盤入盆中,接著放置食油,按每10斤面加一兩油的比例放入。
3、繞條
把兩根45厘米長,手指粗的竹桿固定好,兩桿距離以40-45厘米為宜,將盤好的面繞在掛面桿上,繞滿為止。繞時要用力均勻,自然有序,最好一氣繞成,一般情況下,兩根桿可繞面6市斤左右。
4、醒面
繞條后25分鐘便可松桿醒面,松桿過早或過遲會影響掛面質(zhì)量,如果溫度較高,醒面時間可延長到30分鐘。
5、控制
是制作掛面的關(guān)鍵,操作不當,掛面拉斷,則前功盡棄??刂茣r力量要均勻,慢慢地向外拉至180厘米時,把兩根竹桿放在兩端鑿有孔眼的框架上固定好,然后讓風(fēng)吹干,切忌在陽光下曝曬。
6、包裝
涼干后用手軋斷面條,再用包裝紙包好。
泗洪空心掛面采取了特殊的配料,可以制作成雞湯面、蝦籽面、雞蛋面、玉鱉面、蟹鮮面、蟹黃面等十多個精制品種。每種品種都有其獨特的風(fēng)味和特色??招膾烀婕毮伓荒?,各種品種風(fēng)味各異,味道鮮美,容易消化,非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食用,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營養(yǎng)佳品。
據(jù)說,泗洪空心掛面最早產(chǎn)于雙溝古鎮(zhèn)。相傳宋朝時,天長籍的狀元戴南豐回鄉(xiāng)省親時,經(jīng)過雙溝古鎮(zhèn),品嘗了雙溝空心掛面后贊不絕口。他決定特制一些掛面獻給宋徽宗趙佶。于是,他與店家商量,用淮河的玉鱉熬湯三天,將原汁和面精心加工,制成了空心掛面,獻給了皇帝。趙佶品嘗后大加贊賞,從此雙溝空心掛面成為了貢品,一時難得上市。
明朝洪武年間,皇太子朱標奉父皇之命到離雙溝不遠的楊家墩修建祖陵。他聽說雙溝空心掛面美味可口,就命泗州知州王孟輝親自前往雙溝,制作各種掛面,包括玉鱉空心掛面、蟹黃空心掛面、蝦籽空心掛面、雞汁空心掛面、雞蛋空心掛面等數(shù)百斤,并專程送進宮中孝敬父皇和母后。據(jù)說,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宴功臣時,僅賜每人一小碗雙溝空心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