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蕎生育期短,適應性廣,營養(yǎng)價值高,投入少,全國范圍內只有西盟縣種植,又稱為“西盟米蕎”,米蕎對磷鉀肥(鈣鎂磷,普通過磷酸鈣、草木灰)比較敏感,無機物含量為白米和小麥的2~3倍,是一種集營養(yǎng)、保健為一體的優(yōu)質糧食作物。
佤族,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古老先民,“佤”,意為“住在山上的人”。千百年來,佤族人靠山吃山,樂山敬山,順應自然之道;千百年來佤族人,驅兇避邪,祈求平安,與祖先和神靈通話,敬畏山川、河流、生命。這個因歷史綿延而古樸神秘民族,在自然的恩賜下健康、長壽、豐潤、幸福。
據(jù)研究顯示:“在佤族地區(qū),一些現(xiàn)代社會普遍流行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發(fā)病率很低,百歲老人較多?!保ㄘ糇宓乃幨惩次幕?龍鱗.2005.9.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云南普洱之西,有一處未經斧鉞的蒼山碧水——西盟阿佤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垂直溫差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終年云霧繚繞,氣候溫濕,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居云南之最。萬物崢嶸的高山雨林深處,生長著超過1800多種的植物。
西盟米蕎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適應性強的特點,主要栽種在山區(qū)、半山區(qū),也很好吃。
西盟米蕎主要成份中含有蘆丁、蛋白質、膳食纖維、粗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蘆丁含量達到了4.07g/100g,高于其他蕎類4倍以上;蛋白質含量高達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