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黃酒是當地民眾的待客佳釀,采用典型的北方釀造工藝,2008年,代縣黃酒釀造技術成功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代縣黃酒之所以風味獨特,一是源于當地特有的農作物,例如黍米,代縣黍米因當地晝夜溫差大,生長周期長,因此比周邊其他地區(qū)所產黍米品質較高。
二是水乃酒之母,滹沱河東西橫貫代縣全境,南北兩山地下多為沙礫石地層,地下水在流動過程中,沙礫石起到了獨特的過濾作用,深層地下水水質甘洌,可直接飲用,為釀酒的上乘好水。
三是代縣黃酒釀制技藝看似簡單,但制曲、發(fā)酵、熟化、熬制、焦糖炒制等多個工藝過程,只能由經驗豐富的技工操作,憑目觀、手感及鼻聞來控制,一些經驗只能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去感悟,無法用語言文字表述,一些技術要求至今無法形成具體的理論指標,全憑經驗掌握,從制作技藝來看屬于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代縣縣志記載,宋代楊家將駐守代縣雁門關,每逢出征,當地百姓即以自產黃酒犒軍;明清時期以代縣陽明堡為中心的周邊地區(qū)就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制酒技藝。
代縣黃酒酒色金黃,溫和醇香,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具有補中益氣、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氣等功效,熱飲味道更佳。
代縣黃酒不僅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補腦強身,舒筋活血,平肝舒氣,消除疲勞,提神御寒,減肥健體之功效,而且還融入天然植物和飲食中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現已證實對人體免疫功能有促進和調節(jié)作用。
此外,代縣黃酒可用于中藥藥引、丸散膏丹輔料和烹調菜肴的佐味佳品。酒精度低,品味高,男女老幼均可,是低度飲料酒中的佳品。
選用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粘度較高,現產新黍米為原料發(fā)酵。
先進行浸米,浸泡12小時以上進行蒸煮,又蒸又煮后進行攤涼。
攤涼到一定的溫度時,均勻散入酒曲,拌勻,封口保溫發(fā)酵,期間不斷觀察溫度并酌情攪動,直到發(fā)酵成功后入缸。
一般來說,過去自釀黃酒7天就可成酒,現為保證品質,出產的黃酒基本上發(fā)酵不低于180天,180天后在壓榨機里進行壓榨,使酒體和酒糟分離,分離后將酒在高溫中滅菌,把雜菌殺死后進行存放,口感純正,易被人體吸收,對抗癌和降三高,增強人體免疫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