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是夏日夜宵中的舞臺主角,也是舌尖上的難忘味道,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快意感受,更是狂放與浪漫的生活氣氛。中國的燒烤遍布大江南北,各有特色。淄博燒烤,因需用一方小烤爐親手烤制菜品和小餅卷肉而聞名,上到雞鴨魚羊、下到蔬菜菌菇,皆可燒烤。
人類有了火,就有了“燒烤”,從茹毛飲血到燒烤做飯,不僅擴大了人類的食物的可選范圍,更促進了人類智力和體質發(fā)育,延長了生命周期,可以說,燒烤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進步。
“淄博燒烤”的歷史傳承很久,至晚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周朝齊國,而近年在臨淄趙家徐堯遺址發(fā)現(xiàn)的,距今約13000年的燒烤食物遺存,已被列入2022年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終評名單。一堆煙火,一張石板,就能讓腥膻的獸肉,變成香氣四溢,油花迸發(fā)的烤肉,古人的快樂就是如此簡單而實在。
漢朝的畫像石上已有“燒烤”模式,如濰坊諸城出土的《庖廚圖》,說燒烤在漢代是貴族們的主流飲食方式之一,淄博燒烤的源自博山烤肉,而從大爐子變成小爐子,是臨淄燒烤的升級。
靈魂秘技:小火爐
小火爐燒烤,就是指每桌都有獨立的小烤爐的炭火燒烤,這種燒烤又叫“活燒烤”。一般城市吃燒烤,都是將烤串烤好了端上桌,也就是既食燒烤。正宗的淄博燒烤,每桌必有一個小火爐,上桌的肉串已經烤到半熟,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
三件套:小餅、小蔥、醬
拿兩串滋滋冒油的肉串,先裹上蘸料,然后攤在小餅上,手掌握住小餅將肉串攥緊,往后一拉簽子,幾塊肉就這樣完整包裹在小餅里面了,再放一段蔥葉或者蔥白,這么一卷,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小餅。
大口感受著小餅的麥香,蘸料里花生芝麻和剛烤好的肉混合在一起,小餅讓略微咸的肉變得適口,蘸料又提供了足夠的香味提成,而大蔥又很好的抵消了肉串的油膩,君臣互佐,相輔相成。
天選之子:材與料
各地的燒烤食材都差不太多,但燒烤的口味,卻是把握在店家手里的“攬客秘技”,這就是不同燒烤店優(yōu)劣高低的最大區(qū)別:腌料。
腌料是淄博燒烤的特色,家家腌料秘方不同,但水準是一致的高。有了味道的保證,剩下的火候,就交給客人們在小火爐上自由發(fā)揮了。
帶皮五花肉是淄博人燒烤必點之一,肥瘦相間的五花均勻的裹著孜然,在木炭的高溫下,每塊五花都被烤的滋滋冒油,又勁道又嫩。肥肉部分帶一點焦脆,但還保持著肥肉的油脂和汁水,加上瘦肉的嚼勁,口感層次豐富,別提多香了。
淄博燒烤走出了差異化的路線。與東北燒烤不同,淄博燒烤有著獨特之處:“小串+小餅+小蔥”的靈魂吃法。燒烤還是那個燒烤,但是當燒烤和具備獨特山東味道的小蔥、小餅結合在一起時,淄博燒烤的特色就已經足夠鮮明了。加上在外部形象上“一桌一爐一卷餅”的獨特儀式感,讓淄博燒烤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
短視頻和“種草”,是帶火淄博燒烤的助燃劑。淄博燒烤“出圈”,依賴于短視頻傳播和“種草”平臺。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們,用鏡頭記錄下淄博燒烤獨有的視覺沖擊力和動人的煙火氣,“種草”達人們則通過感性的文字,把燒烤賦予了更多深刻的意義。有人把淄博燒烤形容為人生,烤爐子代表溫度、小餅代表包容、小蔥代表豪爽。當燒烤不再單純是燒烤,情緒會帶動更多人去關注淄博燒烤。
淄博燒烤契合了公眾“說走就走”的情緒。美食也是生活,更是社會情緒的折射。隨著城市間人口流動的日益頻繁,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選擇。最早帶動淄博燒烤的是大學生群體,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周末坐高鐵去淄博吃燒烤成為了他們中間流行的社交形式。隨著“大學生組團到淄博吃燒烤”話題沖上熱搜,這種流行也迎來裂變式的傳播效應。
2023年3月10日,淄博市政府就召開發(fā)布會,設立淄博燒烤名店“金爐獎”、成立燒烤協(xié)會、宣布五一舉辦淄博燒烤節(jié),還直接發(fā)放25萬燒烤消費券。數(shù)據(jù)顯示,僅3月份,淄博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34%,旅游收入增長了60%。
為方便廣大游客奔赴“烤場”,鐵路部門專門在濟南與淄博之間開通“燒烤專列”,淄博市文旅局“一把手”帶領全市文旅系統(tǒng)“代言人”做推介;淄博市內還新增21條“淄博燒烤”公交專線,為游客帶來“打卡熱門燒烤店”線路攻略。?
“沒有什么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一頓不夠就來兩頓?!?/span>
淄博燒烤之所以能火出圈,與其久遠的歷史文化積淀,滿滿的儀式感和配料、火候、滋味的調和有很大關系。
深受儒家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飲食文化影響的臨淄人,改進了博山烤肉的技藝,豐富了配菜、卷餅和蘸料,是一種半自助式的吃法,小餅卷肉配香蔥,撒上芝麻鹽,蘸上甜面醬、豆瓣醬、辣醬或蒜蓉醬,既有山東煎餅卷大蔥的豪情,又有濰坊朝天鍋的歡暢,更有北京烤鴨的精致,你說,誰能不愛吃?
臨淄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說齊魯菜烹調水平之高:
“無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p>
一位專程從濰坊坐動車來體驗“淄博烤肉”的大學生評價,“其他地方都是直接烤熟了上來,這里要自己烤,參與感十足,用小餅卷小蔥和烤串,再粘上醬料,這種吃法太奇特了,而且量大實惠,人均五十元錢就能吃得飽飽的,滿足感極強,不虛此行?!?/p>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歷史的文化積淀與疫后的出行熱情疊加在一起,融合成了一座城市的生命張力,也給周邊和其他城市的文旅與美食營銷帶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