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蒙頂茶,據(jù)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載,自西漢名山茶農吳理真手植七株茶樹于蒙山之顛,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吳氏在蒙頂植茶成功之后,蒙山茶農歷經東漢、三國
兩晉南北朝,將蒙茶繁育、擴展到整個蒙山全境,到唐代,蒙山茶已發(fā)展到相當大的規(guī)模,品質和數(shù)量都超過了其它地區(qū),并在中國享有很高的聲譽。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蒙頂茶成為貢品,作為土特產入貢皇室。
憲宗元和8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嚴道縣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
公元816年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蜀茶得名蒙頂,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p>
公元825年李肇撰《唐國史補》: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
文宗開成5年(公元840年)蒙頂茶傳入日本。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楊燁的《膳夫經手錄》說:“蜀茶得名蒙頂,元和(唐憲宗年號)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是以蒙頂先后之人竟栽茶以厚利,不數(shù)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可見當時蒙頂茶之興旺、之珍貴,而且成了“蜀茶”的代表,蜀茶皆因蒙頂而出名。
宋神宗熙寧7年(公元1074年)、9年(公元1076年)提舉茶馬司先后在名山、百丈設置“茶場”,盡“榷”全縣茶葉。
神宗元豐4年(公元1081年)皇帝下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用”。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7年)重申神宗原詔:“用名山茶易蕃馬”并“定為永法”。
孝宗淳熙13年(公元1186年)蒙頂茶創(chuàng)始人吳理真,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
明清時期,茶業(yè)日益繁榮,各地名茶更加普遍,茶書、專著也越來越多,蒙頂茶在激烈競爭中仍以質量取勝。
清蒙頂“仙茶”演變?yōu)榛适壹漓胩珡R之物,“皇茶園”外所產茶葉,開始列為正貢,副貢和陪貢。
德宗光緒32年(公元1906年)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18家茶商,為抵制印茶侵銷西藏,集資5萬兩白銀籌建“名山茶葉有限公司”。
公元1937年名山縣成立茶業(yè)同業(yè)公會,入會會員172人。
1958年名山縣組織800余人上蒙頂山開荒種茶。并以凈居庵為場部,建立了茶葉培植場。
1959年“蒙頂甘露”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成立“四川省國營蒙山茶場”。1979年國營蒙山茶場李家光等人在蒙頂山中部海拔1400米處柴山崗婁子巖,發(fā)現(xiàn)四株千年古茶樹。
1981年“蒙頂”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2003年“蒙山茶場”改制為“四川省蒙頂皇茶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在蒙頂山發(fā)表,明確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發(fā)祥地,確立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2010年“蒙頂”獲得了四川省著名商標稱號,蒙頂皇茶是唯一擁有蒙頂茶商標的公司。
生態(tài)環(huán)境
蒙頂茶產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西部,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組成。諸峰相對,狀若蓮花,山勢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細雨蒙蒙、煙霞滿山。這種云霧彌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葉中合氮物質的形成,也增加了氨基酸、蛋白質、咖啡堿、茶素、維生素C的含量。
品質特點
外形緊卷多毫,嫩綠色潤;內質香氣馥郁,芬芳鮮嫩;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葉底嫩芽秀麗、勻整。
制作工序
上乘的蒙頂皇茶,每年只采摘一季,從采摘到制作成成品,要經過十三重工序。
每年清明時節(jié),采茶姑娘或提著茶藍,穿行于茶林之間,開始采摘新茶。采摘標準十分嚴格,雨、露水芽不采,病蟲芽不采,芽葉長度都在1.5~2厘米之間,不夠或超過長度的都不采,每個芽頭必須由采茶姑娘用食指和拇指挾住從茶樹上折下來,而絕不能用指甲去掐。如此采摘的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每斤成品茶約有茶芽4~5.5萬個葉片。
每一盒蒙頂皇茶,在采摘之后,還要經過以下這樣的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攤涼→頭揉→炒(烘)二青→攤涼→二揉→干燥(炒或烘)→做形提毫→烘干→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裝箱入庫。
這樣精心制作的蒙山皇茶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黃亮,卷形茶緊、細、卷曲披毫,針形茶緊、細、圓、直、顯毫,這已經不僅僅是茶葉,更稱得上是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了。
功效作用
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頂山出者溫而主祛疾……”也清楚地表明了蒙頂山茶是唯一中性茶這一無可比擬的功效。
而現(xiàn)代醫(yī)學對蒙頂山綠茶的研究表明,常飲蒙頂山綠茶,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據(jù)全國茶葉研究所化驗專家分析,蒙頂山茶中含物質豐富,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而且在全國第三屆防治食道癌學術論文集中,華西醫(yī)大研究人員以蒙頂山綠茶為實驗品作食道癌防治的論文中已證明蒙頂山綠茶對防治食道癌有明顯功效。
在夏季,蒙頂山綠茶更可作為人們消夏的首選飲品。因為蒙頂山綠茶鮮葉中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而這些物質對防癌、抗癌、殺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葉所不及。所以,人們若在暑熱天喝蒙頂山綠茶,自然可以定心安神、消暑去熱。所以蒙頂山綠茶不啻為充滿功效的、無熱量的天然健康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