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大棗,別名贊皇長棗、金絲大棗、大蒲紅棗。河北省贊皇縣原生大棗品種,為該縣特產。該品種是中國國內發(fā)現的唯一的“自然三倍體”品種。為歷代皇家貢棗,果實營養(yǎng)價值豐富,被譽為“百果之首”、“天然維生素之王”。贊皇大棗 ?是中國700多個棗品種中唯一的“自然三倍體”品種,果實營養(yǎng)豐富,品質卓越,以個大、核小、皮薄、肉厚、“七個一尺,十個一斤”而著稱,被譽為“活維生素丸”、 “百果之首”、“天然維生素之王”。贊皇縣民間諺語有“一日吃仨棗,百歲不見老”之說。看外形,體碩如卵,紫紅發(fā)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藝術珍玩;剝開后,則見肉持肥厚,質地細密、瑩如冰雪;吃一口,味道甘甜,鮮美如酪;曬干掰開,尺把長的密絲纖連不斷。故也被人們譽為“金絲蜜”。贊皇大棗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氨基酸、磷、鈣、鐵等微量元素。如維生素C,每百克高達540毫克,是蘋果、桃等的百倍左右,因而人們稱它是“活維生素丸”。鮮棗含糖20-36%,干棗高達60%以上,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居百果之首。據本草綱目記載,贊皇大棗能補裨益胃、健運中氣。民間流傳有“每天吃三棗、終生不見老”和“五谷加大棗、勝似靈芝草”的民諺。贊皇大棗不僅可鮮食,而且可以加工成干紅棗、蜜棗、棗酒等。
河北的贊皇縣栽培種植大棗有上千年的歷史,大棗種植一直是贊皇縣的重要產業(yè),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棗產業(yè)迅猛發(fā)展。特別是2003年開始,該縣把發(fā)展大棗產業(yè)與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結合起來,以贊皇縣苗圃場苗木產業(yè)龍頭為依托,選育出了贊晶、贊豐、贊玉三個新品種在全縣進行了推廣普及,靠政策調動,典型帶動,利益驅動,宣傳發(fā)動,使全縣人民發(fā)展棗園的熱情進一步高漲,棗園規(guī)模得到不斷擴大,全縣大棗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棗產量1.1億公斤,并涌現出了陽澤十萬畝大棗科技示范園區(qū)、南壕科技示范區(qū)等精品工程,園區(qū)群眾人均收入5000多元,科技示范園區(qū)帶動了全縣群眾種植大棗的積極性,形成了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喜人局面。全縣形成了回車、趙峪、行樂、呂莊等青棗市場和三陣、縣城、延康等苗木交易市場。2010年,全縣大棗產業(yè)總計年收入2.3億元,人均增收1000元,占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年增縣財政收入1800多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22.6%,大棗業(yè)已逐步發(fā)展成為贊皇經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yè),金絲大棗樹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縣樹”,實現了生態(tài)、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贊皇大棗還先后在新疆、山東、河南、四川等中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安家落戶,為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