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柚,以獨特的風(fēng)味著稱,屬于文旦柚系品種,引自福建,首栽于永安鄉(xiāng),母樹在中江永安鄉(xiāng)場鎮(zhèn)。
中江柚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的保護范圍為:中江縣的永安鎮(zhèn)、柏樹鄉(xiāng)、永太鎮(zhèn)、東北鎮(zhèn)、倉山鎮(zhèn)、永豐鄉(xiāng)、黃鹿鎮(zhèn)、白果鄉(xiāng)、永興鎮(zhèn)、雙龍鎮(zhèn)、南華鎮(zhèn),共11個鄉(xiāng)鎮(zhèn)、240個村。
地理坐標為: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4°27′01″~105°14′41″,北緯30°31′07″~31°17′04″。
中江柚中等大小,倒卵圓形;果皮薄,金黃色,油胞凸起,芳香;果蒂部微突,果頂平,柱點微凹;果肉米黃色,脆嫩化渣,酸甜適度,風(fēng)味濃郁,品質(zhì)上等。
中江柚單果重2.5-3斤左右,倒卵圓形,金黃色,果上有油胞、芳香,果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黃、脆嫩化渣、酸甜適度、汁多味美,營養(yǎng)豐富,有止咳,化痰,順氣,平喘的藥用功能,可溶性固形物達11.6%,果實較耐貯藏。
中江柚屬于早熟品種,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樹勢中庸,易栽培,易豐產(chǎn),一年栽,3-4年可試花掛果,6-7年可豐產(chǎn),畝產(chǎn)可達5000斤以上。
其缺點是易裂果,裂果率可達10-20%,故應(yīng)選擇6-7月份水源能解決的地方發(fā)展栽培;中江柚栽植歷史悠久,但在漫長的歲月里,由于一般農(nóng)民未掌握果樹嫁接管理的科學(xué)技術(shù),故發(fā)展緩慢。
獨特的地形條件
中江位于龍泉山脈尾端東翼,保護區(qū)絕大部分是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土壤以紫色土為主,土壤肥沃深厚、活土層在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pH值在6.7-7.9之間。
丘陵地形讓中江柚光照更加充分,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使得中江柚營養(yǎng)豐富,脆甜可口。
獨特的水文條件
中江柚產(chǎn)區(qū)屬于都江堰灌溉區(qū),因此,縣域內(nèi)水系較為完整,縣域內(nèi)大小河流、灌溉渠126條,分屬涪江水系和沱江水系。全縣總蓄水量2.5億立方米以上,大中小型水庫67座,塘堰10380口。有效灌溉面積達63.5萬畝。水分可謂樹體血液,灌溉充足的柚樹生長旺盛,使得中江柚的果肉脆嫩多汁。
獨特的氣候條件
中江柚產(chǎn)區(qū)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氣溫在16.7℃,絕對最低溫度-5.9℃,1月平均溫度5℃,溫度≥10℃的有效積溫5300℃以上,年總降水量為800-1000毫米,無霜期272天,年日照時數(shù)1310小時。中江縣溫和濕潤的氣候有助于果樹生長、植物養(yǎng)分積累。
定植時間:一般以春秋兩季。春季2月底至4月下旬;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最佳。
定植密度:株行距3×4米或4×5米。
定植方法:定植前挖1米見方的大坑,施足底肥,并回土高出地面25厘米左右。定植時將苗木輕輕放于穴中,以松碎細土栽植,用手把根團周圍細泥壓實,嫁接口露出地面。定植后理好窩盤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灌注定根水。
深翻擴穴,熟化土壤 國慶前后在樹冠外圍垂直投影內(nèi)側(cè)30厘米左右處向外開溝,溝寬50厘米左右,深70厘米左右,呈半環(huán)形,在溝內(nèi)施足有機肥后填回表土,每年要調(diào)換挖溝方向,并逐漸向外擴展,為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大種綠肥,用地養(yǎng)地 大種綠肥覆蓋地面,夏季防止沖刷,降低土溫,增加空氣濕度和抑制雜草,同時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
中耕培土,中耕是結(jié)合除草,一般每年中耕3-4次。中耕深度13厘米左右,越近樹干越淺,以避免傷大根,培土一般在干旱季節(jié)來臨前或冬天采果后進行。
中江柚一年要施萌芽肥、壯果肥和基肥三次肥。2月上旬施萌芽肥,促使抽發(fā)整齊茁壯的春梢,有利于結(jié)果母枝形成,減少落花落果。施肥量占全年30%。
6月下旬早施壯果肥,同時,夏季樹盤用秸桿覆蓋,降低土溫,保肥保墑。
在秋季9-10月份重施基肥,配合擴穴改土進行,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腐熟的農(nóng)家有機肥為主,如人畜糞、廄肥等。
在樹冠滴水線處以環(huán)狀溝施、條溝施、放射狀溝施法為主,施肥后覆土并灌水。
保護面積21333公頃,年產(chǎn)量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