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地區(qū)制作蛤萎粽已有悠久歷史,據(jù)明代萬歷《雷州府志》記載:“端午日,設(shè)酒肴祀家神及祖先,為角黍(粽子)相饋”、“蓽撥葉極似蔞,亦藤生,不若蔞之蔓延也,香多辛少,土人常取以調(diào)食”。
現(xiàn)在蛤蔞粽的品種眾多,按餡料可分為純蛤蔞粽、綠豆蛤蔞粽、紅豆蛤蔞粽、叉燒蛤蔞粽、蛋黃蛤蔞粽、核桃蛤蔞粽等十多個(gè)品種。
蛤蔞粽的做法:
1、選蛤蔞的第2-5截的嫩葉,將其洗凈并煮過后,剁碎并加油、蒜頭煎炒至熟黑,加入糯米中。
2、淘米的速度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瀝干后加適量醬油、鹽拌勻。
3、切肉要肥瘦分開,切成大約0.8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比例1:2,然后加入料酒、醬油、鹽和糖腌制。
4、選用本地海味干貨瑤柱、蝦米和土產(chǎn)的花生、紅豆、綠豆、咸肉、蛋黃、蛤蔞等8種食材待用。
5、包裹蛤蔞粽先用三到四片竹葉子相互重疊著攤成一排,再把葉子頭部卷成圓錐狀,用勺子將一半的糯米填好,中間加入餡料,再用糯米填滿,然后用葉子的剩余部分將大米裹好密封,最后用一片葉子沿粽子四周纏繞一圈,用手指摁住余留的葉子尾,用穿針從粽子中間插進(jìn)去,再把細(xì)長的葉子尾穿進(jìn)針孔里,從另一面把穿針慢慢拔出來,這樣就把那細(xì)長的葉子尾帶到了粽子的另一邊,再用手慢慢把葉子收緊即可。
5、蒸煮蛤蔞粽要先猛后緩,一般是大火煮1小時(shí),再用中火1個(gè)小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