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沽燒酒是天津釀酒廠生產的天津美酒。于1950年被列為華北名酒,1960年獲得天津市質量先進獎。1977年和1980年連續(xù)被評為該市優(yōu)質產品。1985年獲國家優(yōu)質食品銀質獎。
直沽高粱酒屬于清香型大曲酒,直沽燒酒的特點是酒質純凈,芳冽柔和,味感豐滿,余香綿長,飲后回甜,清爽,風格突出,美名遠揚。
直沽燒酒屬于高粱酒,直沽高粱酒采用優(yōu)質高粱為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輔助材料選用無損于酒味的填充物——稻皮或高粱殼。釀制工藝保持傳統(tǒng)的續(xù)渣混蒸五甑法,依低溫發(fā)酵、緩慢蒸餾等工序,精心勾兌而成。
天津地區(qū)釀酒業(yè)始于元代?!疤戾鷱R對直沽開,津鼓連船柳下催;釃酒未終舟子報,柁樓黃蝶早飛來?!贝嗽娒枋龅募词卿罟さ诌_直沽后,在天妃廟前以酒行祀的風俗。南來的漕工要用酒祭祀海神天妃媽祖娘娘,便取大直沽后街的優(yōu)質小溪之水,自設燒鍋釀酒。先是自給自足,后是余酒出售。天津釀酒業(yè),自此開創(chuàng)。大直沽在明永樂年間建村,村里三千戶居民中,有一半以釀酒為生。于是乎“人馬過直沽,酒聞十里香?!?/p>
進入清代,直沽釀造高粱燒鍋酒,從質量到產量,都有質的飛躍。何謂“燒鍋”?燒鍋造酒實際上就是早期的蒸餾釀酒技術,因為必須挖坑壘灶,利用燒火加熱鍋中水進行蒸餾,所以過去人們把造酒稱為“燒鍋”,而利用燒鍋制造出的酒自然就被稱為“燒酒”了。直沽燒酒工藝較前代也更加考究,要經洗料、前凈、后凈、采曲、發(fā)酵、加氣、頭淋、二淋、三淋九道工序。酒釀成后,還有一道深埋地下的工藝,即將酒灌入酒壇,加錫蓋密封,存放一至三年后才能上市。到發(fā)酵這一步驟為止,考驗的都是釀酒師傅的經驗和技術。過去酒廠一般沒有發(fā)酵池,大多將酒曲放入大缸中發(fā)酵,一個燒鍋酒廠同時擁有幾百口大缸并不稀奇。日久天長,大缸有了裂縫,發(fā)酵的原液從裂縫滲入地下,竟使村莊周圍的水源都帶上了濃郁的酒香。
天津直沽酒,向負盛名,遠在清道光、咸豐年間(公元1821~1861年),大直沽(金元稱今北運河,南運河會合處為直沽,即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叉口一帶)的釀酒業(yè)已日漸發(fā)達,那時管廠叫“燒鍋”。清代《津門百詠》中就有“名酒通稱大直沽,色如琥珀白如酥”的贊詞。又據1930年出版的《天津志略》記載:“天津燒鍋最盛時,多達72家”,彈丸之地的大直沽竟有16家酒廠。其中以聚永、同豐永、福泉永、福源公司等最為著名。
佳釀必有甘泉,大直沽田莊有口古井,水質甘洌,久取不竭,是很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又因采購上等紅糧,每道制作工序一絲不茍,特別是在貯存:大缸深埋,錫蓋加封,使高粱白酒不跑氣味,不降度,保持芳香柔和,余味甘長;再加隔年陳釀,色、香、味俱臻上乘。
自1916年就行銷東南亞、大洋洲及歐美等20多個國家。人們?yōu)榱藚^(qū)別,便把大直沽地區(qū)所釀的燒酒,均稱為“直沽老白干”。1952年,天津市政府將大直沽附近的九個小燒鍋改建成天津釀酒廠,繼續(xù)釀制直沽老白干,后來為了加深消費者的印象,更名為“直沽高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