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橋豆腐干是江蘇宜興久享盛譽的傳統(tǒng)名產(chǎn),相傳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因其味特別鮮美,馳名遐邇,清朝的皇帝贊賞它為食中佳品,定為貢品。其特點是干咸而不澀,甜而不膩,香而不厭,細細咀嚼,香噴噴,甜滋滋,咸津津。1950年,宜興特制和橋豆腐干十多萬斤,專程運往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寄寓祖國家鄉(xiāng)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和橋老油五香豆腐干,清代曾作為貢品。
和橋豆腐干于2011年被列入無錫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豆腐干呈深醬色,形狀大小如銀元,外帶網(wǎng) 狀花紋。其特點是選料講究,制作精細,質(zhì)堅帶韌性,咸而不澀,甜而不膩,香而不艷, 多味而適度,細嚼慢品,回味無窮,是饋贈親友和旅游、佐餐、下酒的佳品。
和橋豆腐干制作要求很高,從精選原料到精制成品,要經(jīng)過選豆浸發(fā)清水過濾、上磨粉碎、蒸汽煮沸、撇泖點花、上榨壓水、上盤劃塊、滾水氽翻等12道工序,然后再放入由茴香、桂皮、味精、白糖、醬油等調(diào)料配成的特備湯水中煮燜,讓各種調(diào)料的味道滲透進去。同時,因其經(jīng)高壓而成,不易破碎,保管期長等優(yōu)點。
早在清代,有個叫梅理卿的安徽漢子,戰(zhàn)亂中全家被殺,只身來到和橋鎮(zhèn)謀生,常買上幾塊豆腐干,喝盅酒助助興。偶有一次,他覺得味道不如先前那么好了,就向店主提出疑問。店老板聽了頂撞他說:“你有本事,就自己去開作坊吧!”梅理卿一氣之下,真的就開了一片醬園,取名“梅永和醬園”,兼產(chǎn)醬油豆腐干,發(fā)誓要超過“萬生醬園”。
梅理卿聰明能干,他汲取了老家安徽蕪湖一帶豆腐作坊的長處,講究選料,精巧制作,又把萬生醬園的方形五香嫩油豆腐干,改為干花包壓的老油豆腐干,形狀由方形改為圓形,先采用小蒲包包裝成型壓成堅實的豆腐干坯,后放入鍋中水氽,再翻鍋白煮,然后加上紅糖黃酒、茴香、開洋等作料進行色煮,最后取出浸入老秋油中,同時加上冰糖,浸漬一月乃至一年后,上市出售。制成的豆腐干大小均勻如銀元,色澤透亮而深褐質(zhì)地堅實而帶韌,厚薄均勻,咸而不澀,甜而不膩,香而不厭,加上四周印有麻片狀的花紋,外觀好看,色香味俱佳。到了梅的兒子梅渭中時,和橋豆腐干達到了鼎盛時期。晚清時,當?shù)毓賳T把它作為上品進貢朝廷。
如今的和橋豆腐干制作和選料更加講究,它從黃豆的篩選、去雜、浸泡、磨漿、煮漿到灌裝共19道工序,好多實現(xiàn)了機械操作,僅有二三道工序是靠手工操作的。在配料上,除了習用的醬油、食糖、茴香外,還采用丁香、精鹽、味精、海帶、桂皮等多種作料。
在品種上,有“海鮮豆腐干”、“開洋豆腐干”、“鮮辣豆腐干”、“焦油豆腐干”、“白坯豆腐干”等新品種,采用了消毒防腐真空軟包裝。2006年開始和橋豆腐干已經(jīng)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售賣,直接可以在網(wǎng)上買到純正的和橋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