綹子煙,作為沂水縣的特產(chǎn),主要分布在沂水縣城以西和西南、西北部石灰?guī)r地區(qū),以高莊、王莊、夏蔚、泉莊、院東頭、姚店子等鄉(xiāng)鎮(zhèn)為集中產(chǎn)區(qū)。
上等綹子煙的葉片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稱為“俊毛”,葉片柔軟,揉搓干葉不會成碎面,而呈細條狀。吸食起來氣味醇和,香氣濃郁,青雜氣少,灰白火亮,給人以過癮的享受。綹子煙的特點在于其獨具的膘性好、油分足、勁頭大、彈性強。即使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它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持火力。因此,在沿海地區(qū),農(nóng)家和漁民們都非常喜愛綹子煙。
綹子煙適宜種植于山地坡麓、淋溶褐土(紅土母質)及棕壤地區(qū)。豆類餅肥是綹子煙的最佳基肥,通常在麥收后接茬栽植。中秋時節(jié),是綹子煙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
綹子主指采摘加工后的扎束成品,經(jīng)一個夏日的露浸日炙,篦去了水分,油脂多,葉肥而黑亮,煙農(nóng)用專用煙鐮帶秸割采,掛置于蔭涼處,風干后收于室,于冬日潤水成束。此時的煙葉翻卷后,狀如藏族女人的發(fā)束,結散有致。
據(jù)清道光七年(1827年)《沂水縣志》記載,綹子煙始種于當?shù)亍>^子煙是當?shù)剞r(nóng)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煙農(nóng)們至今仍有“陳煙如陳糧”之說。綹子煙有十余個品種,最負盛名的是“聯(lián)耳子”和“柳葉尖”。
據(jù)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訪民情,路經(jīng)山東沂州界,七月流火之時,天旱少雨,植物凋零,景象慘淡。乾隆帝至蒙陰縣坦埠響水莊村(鎮(zhèn)政府北2.5公里)地段時,見到一片煙田青碧悠悠,不由暗自喟嘆稱奇!問這是什么莊稼?侍從告訴他是一種煙草,但不知具體名稱。乾隆聽后大喜!要取來吸上一袋。侍從見乾隆竟不知煙有干、濕之別,又無膽違命,遂不用煙鍋,摘一片葉卷成筒狀,不想用火竟可以點燃。一支煙過后,乾隆帝饑渴頓減,精神倍增。至此,“采鮮而食”,便成了坦埠土煙聲名播外的佳話?;鼐┖螅慨?shù)胤接胸?,乾隆總挑選私訪時最有味色的佳品,在選用煙品時,就欽點了山東的“坦埠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