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位于呼倫貝爾腹地,地處大興安嶺主脈中段西側,東經120°28ˊ~122°29ˊ,北緯47°39ˊ~50°52ˊ,海拔600~1600米。東連嫩江流域,與鄂倫春自治旗、阿榮旗接壤,西抵呼倫貝爾大草原東緣,與額爾古納市、陳巴爾虎旗、鄂溫克自治旗毗鄰,南與扎蘭屯市交界,北接根河市。
牙克石市緯度高、海拔高、氣溫冷涼、交通便利,是公認的優(yōu)質馬鈴薯生產種植區(qū)。全市土地總面積2.8萬平方公里,共有5個鄉(xiāng)鎮(zhèn),14個村。牙克石馬鈴薯保護地域分布在市域5個鄉(xiāng)鎮(zhèn)14個村(經管會)范圍內,保護面積40萬畝,保護規(guī)模為年產量100萬噸。
塊莖以橢圓形為主,薯形均勻,表皮光滑,呈淡黃色,肉鮮黃色,塊莖大而整齊,芽眼少而淺。
?牙克石市位于大興安嶺西麓中低山地帶,沿大興安嶺北段主脈南一北分布。地勢自東向西傾斜,西緩東陡。全市地貌可分為山脊高地地貌區(qū)、低山丘陵區(qū)兩類。
耕地土壤主要有灰色森林土、黑鈣土、草甸土、沼澤土及暗棕壤等五類,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林區(qū)的林緣、林間空地及山間河谷平地,95%以上的耕地為旱地,是典型的一年一熟旱作農業(yè)。耕地土壤養(yǎng)分平均值為有機質66.3g/kg、全氮3.08 g/kg、堿解氮255.1mg/kg、有效磷20.42mg/kg、速效鉀253.2mg/kg。?
牙克石市地處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太陽輻射強烈,日照資源豐富,氣溫年較差和月較差較大,無霜期短,平均90━105天,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涼短促,秋季降溫劇烈,冬季寒冷漫長。
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589小時,年平均氣溫-2.2℃,全年≥10℃有效積溫平均為1750~2000℃,年平均降水量373-474mm,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年平均蒸發(fā)量932-1283mm。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雨熱同期,有利于作物的干物質積累,非常適于馬鈴薯等作物的生長發(fā)育。
每100g產品含蛋白質1.58~1.89g,淀粉含量為10.2~18.2%,還原糖量0.08%~0.3%。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灌排條件良好的地塊。實行3年以上非茄科作物輪作,選擇豆科、禾本科前茬地。原種繁種田周圍5000m、一級、二級種薯繁種田周圍1000m不能種植茄科類、不同級別的馬鈴薯,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種植。
整地;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深翻曬垡,深翻35~45cm。春播前整地:播前旋、耕、耙、耢、壓、起壟寬65~90cm。全程機械化或半機械化作業(yè)。?
選用抗病、優(yōu)質、豐產、適應當地栽培條件的脫毒種薯,傳統(tǒng)品種有紅眼圈,新品種代表克新1號。?
為加強牙克石馬鈴薯農產品地理標志各項工作,使馬鈴薯產品質量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高標準高質量的馬鈴薯,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特制定以下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生產過程管理。一農業(yè)投入品管理制度。二是技術指導和推廣制度。三是培訓制度。
收獲前5d~10d割掉地上部莖葉,及時清理出田間(或用藥物殺秧)。在割掉莖葉的田間噴灑一遍殺菌劑,選擇在晴天適時收獲。在收獲和運輸過程中輕拿輕放,減少機械損傷和人為創(chuàng)傷、混雜,嚴防塊莖被雨淋、受凍和混雜,并嚴格把病、爛、傷、畸形薯等剔出。?
對產品生產地點,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農機具,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及施藥對象,產品收獲、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