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1926年10月10日,湖北省總工會成立,設機關于此,后中華全國總工會由廣州遷武漢,也在此辦公。除李立三曾任省總工會委員外,蘇兆征、劉少奇、鄧中夏、項英、林育南等都曾在此任職。大革命失敗后,中華全國總工會遷至上海,湖北省總工會轉入地下。1959年在此籌建紀念館。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位于武漢市漢口江岸區(qū)友益街16號(原為2號)。舊址由左右兩棟西洋式建筑組成,坐南朝北,外觀樸實而典雅,占地1507平方米。
1926年10月湖北全省總工會正式成立,設機關于左樓,1927年2月中華全國總工會遷駐武漢,在右樓辦公。至1927年7月,這里是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中心,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導人蘇兆征、李立三、劉少奇等曾在此辦公。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作為大革命時期全國工人運動中心,是中國工運史及中國革命史的重要載體和見證,同時具有極高的建筑史料和建筑藝術價值。
武漢是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歷史舞臺較早的地區(qū)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代工人運動的重要發(fā)源地。在革命年代,武漢曾三次成為全國工人運動的中心,四次掀起中國工人運動高潮。
位于江岸區(qū)友益街上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和劉少奇同志舊居是這段中國工人運動光輝歷史的重要見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1926年10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由廣州北遷武漢,蘇兆征、李立三、劉少奇等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派遣,在此領導工人運動。
1927年5月20日,太平洋勞動大會在武漢召開,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第一次召開的國際勞動者大會。同年6月19日至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漢口召開了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武漢成為了當時全國工人運動的中心。
建國后,中共湖北省委于1958年批準同意在原址籌建紀念館,1963年建成。1966年紀念館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