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季飲食原則
春天由寒轉(zhuǎn)暖,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由此導致的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都是春季常見病。因此,春季首先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常吃小白菜、油菜、青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以及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保護上呼吸道黏膜與肺部的上皮細胞,同時增強黏膜抵御外界異物的能力。
其次,早春時節(jié)仍比較寒冷,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應以高熱量為主,除谷類外,還應適當吃些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zhì);蛋、魚、蝦、牛肉、雞肉、豆制品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也必不可少。
最后,老年人容易“春困”,不妨吃一些土豆、胡蘿卜、瘦肉、豆制品等富含各類維生素的食物,可增強糖代謝,改善腦組織的能量供應狀況,消除疲勞感。草莓作為“春季第一果”,不應被人們忘記。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草莓富含鐵元素、果糖、蘋果酸、檸檬酸等物質(zhì),可輔助治療春季易發(fā)的嗓子疼、咳嗽等疾病。
在烹飪技法上,春季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此不推薦采取煎炸、辣炒等做法。尤其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清淡、溫和的飲食能讓胃腸適應從寒冷向溫暖變化的過程。
老人夏季飲食原則
在炎熱的夏季,人體的消耗很大,老人的營養(yǎng)代謝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此時人體對蛋白質(zhì)、水、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王宜認為,夏季盛產(chǎn)各類水果和蔬菜,老人可通過多吃果蔬來調(diào)整飲食和生理機能。一般來說,有清熱去暑功效的食物有:苦瓜、莧菜、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西瓜等。專家特別推薦西瓜和番茄,既可生津止渴,又有滋養(yǎng)作用。
許多老人在夏季吃不下飯,對大魚大肉更是毫無胃口。但夏季出汗多、消耗大,體內(nèi)分解代謝旺盛,更需適當增加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
老年人在夏季應以清淡爽口的飲食為主,利用食物天然的顏色,通過食材色、香、味的搭配,來增加食欲。比如香芒草菇牛柳這道菜,有金黃的芒果、米色的草菇、紅色的牛柳,讓人食欲大增,而且一道菜就能滿足蛋白質(zhì)、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以及部分維生素的需要。
適當吃一些涼拌菜,比如小蔥拌豆腐、蔬菜沙拉等,但要注意衛(wèi)生,切菜時生熟分開,以防病從口入。做涼菜時少加點醋,可增加食欲,還能殺滅細菌、保護維生素C。同時,苦味食物是夏季必不可少的,苦瓜、萵筍等都有助瀉火通下。
老人秋季飲食原則
秋季氣候宜人,有利于調(diào)養(yǎng)生息,為人體進補的季節(jié)。秋季應選用銀耳、百合等食品。銀耳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及磷、鐵、鎂、鈣等,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補益作用。用水浸泡后煮爛,加糖服用。百合有養(yǎng)肺陰、滋肺燥、清心安神的功效。
選用健補脾胃的食品,如蓮子、茭白、南瓜、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山藥、扁豆等。通過食補可使人保持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力,從而達到減少疾病和延緩衰老的目的。秋季,空氣濕度小,風力大,人體汗液蒸發(fā)較快,皮膚容易干燥,汗液還會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因此,在秋季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秋天忽冷忽熱,秋雨連綿,中老年人不適應這種氣候的急劇變化,易患傷風感冒,應用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用山藥、大棗煮粥,加蜂蜜,每天早晨空腹喝1~2碗。山藥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強壯、助消化作用。神經(jīng)衰弱、慢性咳嗽、腰腿酸痛的人,將核桃仁搗爛,加蜂蜜,用瓷瓶裝好密封,每天兩次,每次一匙,溫開水送服。核桃有補腦、補腎、抗疲勞的作用。體弱的中老年人,宜用糯米、白糖、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白果仁、蓮子、桂圓肉、紅豆沙、熟山藥、小紅棗、青梅等蒸熟成八寶飯,每天早晨空腹食一碗。也可將鮮麥芽或干麥芽加面粉混煮,加糖適量,每次食麥芽糊1~2碗。麥芽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及銅、鎂、鋅、鐵等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耐力,延緩衰老,防治失眠,防止記憶力減退。
老人冬季飲食原則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因此,提高中老年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很重要。因此,冬天的營養(yǎng)應以增加熱能為主。供給蛋白質(zhì),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等,這些食物所含蛋白質(zhì)不僅便于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較高,可增強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冬天綠葉菜少,但甘薯、馬鈴薯等薯類則含較多的胡蘿卜素。除吃大白菜外,還應選用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這些蔬菜,經(jīng)常調(diào)換食用,合理搭配,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需要。冬天容易缺乏鉀、鈣、鈉、鐵,因此,應常食蝦米、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如有低鈉者,做菜時,口味可偏咸,以便補充。
冬天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yǎng)陽,提高人體耐寒能力。
狗肉和羊肉是中老年人冬季滋補佳品。每天早晨服人參酒或黃芪酒一小杯,可防風御寒活血。常食燉母雞、蹄筋,飲牛奶、豆?jié){。牛肉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
羊肉與蘿卜同煮,食羊肉飲湯。冬季陽氣收藏,人體吸收營養(yǎng)成分儲存于體內(nèi),以增強抗病能力?;加懈咧Y、冠心病、高血壓的人可以經(jīng)常服用黑芝麻桑葚糊。將黑芝麻、桑葚、大米放入藥碾碾爛,加白糖放入瓦鍋內(nèi)煮熟服用。患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取黑木耳、柿餅、冰糖煮爛食用?;硷L寒咳嗽,用蘿卜切片、生梨切片和生姜加冰糖、蜂蜜煮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