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寨公路,屬橫貫湘西全境的湘川公路其中的一段,銜接粵漢、湘桂黔路通向西南的咽喉要道。湘川公路(319國道)全程1256公里,始建于1935年初,1936年9月全線竣工通車。八年抗戰(zhàn)中,湘川公路是銜接粵漢、湘桂錢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惟一通道。湘川公路是曾擔(dān)負過偉大的歷史使命的。湘川公路中段橫貫湘西全境,路面在崇山峻嶺中盤旋俯仰,其驚險程度,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其中一段即矮寨公路,離吉首不遠,被稱為“矮寨公路奇觀”,成為湘西特殊的一個景點。其地勢之險、工程設(shè)計之巧妙居全國公路之冠。
矮寨盤山公路沿線山勢陡峭險峻,近坡頂處有一公路天橋,全國罕見。山頂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碑”及“開路先鋒”銅像。由于車流量大,路面太窄,臨時在矮寨盤山公路懸崖旁的一棵樹搭起一個簡易的臺子,用作交通崗?fù)ぁ?/p>
交通崗?fù)?/p>
由于這是湖南西部連接重慶的國道,盡管道路是盤旋在懸崖絕壁而上,但車流量很大,路面損壞,并經(jīng)常發(fā)生堵車。當?shù)氐慕痪竞苄量?,每天在懸崖絕壁上的公路上疏導(dǎo)交通,由于公路路面太窄,他們的交警執(zhí)勤臺不能布置在路面上,否則會影響車輛通行,早期只好就著公路懸崖旁的一棵樹搭起一個簡易的臺子,擺上兩個小馬扎,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周圍沒任何護欄,上面也沒遮雨棚,后來才修建了真正的交通崗?fù)ぁ?/p>
紀念碑
在臨近坡頂?shù)牡谝粋€回頭彎聳立著湘川公路死事員工公墓紀念碑,站在路邊可遠眺開路先鋒銅像和創(chuàng)造四項世界第一的矮寨大橋,俯視可見矮寨公路奇觀的連續(xù)回頭彎及中國第一立交橋。
立交橋
矮寨盤山公路坡度大,其中一段360度環(huán)形大轉(zhuǎn)彎,建成了立交橋,上面寫著“中國立交第一橋”。
觀景臺
為了確保公路通暢,消除安全隱患,公路部門在該路段防撞墻外側(cè)的懸崖上澆筑了鋼筋混凝土挑梁,搭建了寬3米、長52米、面積達150 多平方米的觀景臺,安裝了牢固的仿木生態(tài)欄桿,游客在這里可以從容觀景、拍照留念。
公路奇觀
矮寨位于吉首西40多公里,是一個古樸的苗家集鎮(zhèn)。矮寨不像湘西其他地方多建木屋,矮寨的房屋幾乎全用青石板建造,墻是石板,頂是石板,甚至?xí)窆葓鲆灿檬迤闯?。石板平整,厚薄均勻,看得出是天然的,絕非人力加工而成。據(jù)說是當年開辟湘川公路時遺留下來的。石屋成了修筑公路的附產(chǎn)品,紀念品。峒河從寨中間流過,兩岸多桃樹和楊柳。二、三月峒河水漲時,河中孳生一種小蜈蚣般的生物,美名叫“桃花蟲”?!疤一ㄏx”撈捕起來,曬干,炒香或油炸,是佐酒的極品。然而,眾多旅游者涌來矮寨,并不因購買“桃花蟲”,而是慕名來觀看“公路奇觀”的?!肮菲嬗^”就在緊靠矮寨一座大山的北坡上。
建造歷史
公路修建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5年,日本侵華期間,蔣介石為了撤退運送軍用物質(zhì)和軍隊方便。并親自抓湘川公路的選線和修建,1936年9月9日全線竣工。
矮寨盤山公路是湖南西部連接重慶的國道,據(jù)史料記載,修筑這段僅六公里的公路,當年2000多人次民工櫛風(fēng)沐雨整整奮戰(zhàn)了七個月。其中死亡200多人,小傷小殘的不計數(shù)。為了追懷死難者的功績,當時曾在路中天橋附近豎立一尊“開路先鋒”的銅像以志紀念。后來銅像毀于戰(zhàn)亂。1987年湖南省政府撥款,按原型重塑銅像,移置在矮寨天橋上方山崖上。
同時還在山頂“公路奇觀”的終點,建起一座“湘川公路死難員工紀念塔”。塔與“開路先鋒”銅像遙遙相對。彪炳日月,光照千秋?!伴_路先鋒”銅像,為湖南原省長熊清泉題字,1987年立,高5.7米,重0.9噸,矗立于云霧山巔。再現(xiàn)了當年開筑湘川公路的廣大員工奮勇不屈的風(fēng)貌和精神。
交通管理
據(jù)說當年施工時,先在大山的斜面上,垂直切割出一道道長條“臺階”,然后再將“臺階”兩端連接,實在無法連接的便架設(shè)“天橋”或懸空疊出一個圓形的轉(zhuǎn)盤,讓汽車成“∞”形轉(zhuǎn)彎。矮寨公路也是國道209、319途經(jīng)矮寨的復(fù)合線段。負責(zé)矮寨坡交通執(zhí)勤的是吉首市交警大隊三中隊,三中隊成立于1992年8月15日。隊長吳浩告訴記者,中隊成立之初,只有4名交警。當時車輛并不多,他們的職責(zé)主要是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fā)生。2000年后,隨著車輛的增多,中隊增加了30名協(xié)管員,工作重心轉(zhuǎn)到保安全和保暢通。常吉高速開通后,這里的車流量驟然劇增,如今,平常每天過往車輛達到5000臺次以上,高峰期達到10000臺次以上。
“路爛,坡陡,彎急,車流量大”,三中隊指導(dǎo)員劉勝春一語中的。為保暢通,三中隊執(zhí)勤交警與協(xié)管員必須在每個彎道處值守,指引車輛通行,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大車拐急彎時需要引導(dǎo),當班交警要提醒上萬次,交警們每天來回在路上指揮交通,日步行距離達90余公里,相當于要走上兩個馬拉松。
在矮寨坡上堵車是正常的,不堵車才是難得一見。路況差,大車多,一輛輛載重貨車就像是一個個安全隱患,只要一發(fā)生事故或者車出故障,必定造成長時間的擁堵。一般只要堵上10分鐘,兩邊的車輛就排起了“長龍”。劉勝春說,值勤時高度緊張,說不定一泡尿的功夫,就堵上了。堵車最多的時候,劉勝春向記者描述,“車輛疏通后,第一輛車到達26公里外的吉首市區(qū),最后一輛車還在矮寨坡頂緩慢跟進”。他說,堵車時,最好的辦法是“嚴防死守,單邊放行?!庇浾吲c吉茶高速6標段一位司機聊起矮寨交警的話題時,他說:“我們經(jīng)常全國各地跑,遇到堵車時,會罵交警死哪去了,但是在矮寨坡,看到交警在這樣差的條件下,來回指揮,堵車不是他們的錯,我們都理解?!?/p>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三中隊的艱辛付出,收獲的遠不止因道路通暢了過往旅客發(fā)出的贊譽聲,在如此險峻的盤山公路上,保持17年無特大交通事故。這是中隊成立以來,為黨和政府、為人民群眾交出的優(yōu)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