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油泵常用的形式有哪兩種
汽車機油泵按照結構形式不同,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
1、嚙合齒輪式機油泵
齒輪式機油泵由主動軸、主動齒輪、從動軸、從動齒輪、殼體等組成。兩個齒數(shù)相同的齒輪相互嚙合,裝在殼體內(nèi),齒輪與殼體的徑向和端面間隙很小。主動軸與主動齒輪鍵連接,從動齒輪空套在從動軸上。
工作時,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反向旋轉。兩齒輪旋轉時,充滿在齒輪齒槽間的機油沿油泵殼壁由進油腔帶到出油腔,在進油腔一側由于齒輪脫開嚙合以及機油被不斷帶出而產(chǎn)生真空,使油底殼內(nèi)的機油在大氣壓力作用下經(jīng)集濾器進入進油腔,而在出油腔一側由于齒輪進入嚙合和機油被不斷帶入而產(chǎn)生擠壓作用,機油以一定壓力被泵出。
一般嚙合齒輪式機油泵又分為內(nèi)嚙合齒輪式機油泵與外嚙合齒輪式機油泵兩種類型。
2、轉子式機油泵
轉子式機油泵是利用內(nèi)外轉子壓送潤滑油,又叫次擺線齒輪泵。轉子式機油泵主要由內(nèi)、外轉子,機油泵體及機油泵蓋等零件組成。主動的內(nèi)轉子和從動的外轉子都裝在機油泵殼體內(nèi)。內(nèi)轉子有四個凸齒,外轉子有五個凹齒。內(nèi)轉子固定在主動軸上,外轉子在油泵殼體內(nèi)可以自由轉動,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偏心距。
當油泵工作時,內(nèi)轉子帶動外轉子向同一個方向轉動。由于兩個轉子的偏心距和齒形輪廓確保了內(nèi)外轉子無論轉到任何角度,各齒面之間總是線接觸,這樣內(nèi)外轉子輪齒間便形成了四個工作腔。由于內(nèi)轉子的轉速大于外轉子的轉速(傳動比5:4),當某一工作腔從進油道轉過時,轉子脫開嚙合,容積逐漸增大,產(chǎn)生真空度,潤滑油便從進油道被吸入。轉子繼續(xù)旋轉,潤滑油被帶到出油道另一側,這時轉子進入嚙合,油腔容積逐漸減小,油壓升高,使油從齒間擠出,經(jīng)出油道送出。
二、齒輪式機油泵和轉子式機油泵哪個好
齒輪式機油泵和轉子式機油泵對比起來,各有各的特點:
齒輪式機油泵由于結構簡單,制造較容易,并且工作可靠,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機油泵。轉子式機油泵結構緊湊,吸油真空度較高,泵油量較大,且供油均勻,當機油泵安裝在曲軸箱外且位置較高時,用此種機油泵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