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鐘乳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鈣。中藥鐘乳石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溫肺氣,壯元陽,下乳汁,可用于虛勞喘咳,寒嗽,陽痿,腰腳冷痹,乳汁不通。但要注意,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忌服。
中藥鐘乳石為碳酸鹽類礦物鐘乳石的礦石,為方解石類中的一種鐘乳狀的集合體,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常見于石灰?guī)r山洞中。鐘乳石采得后,洗凈,砸成小塊,干燥。
一般來講,粗如酒杯的稱鐘乳石,細如管狀的稱滴乳石。 鐘乳石由于形狀不同,在《本草》中有著各種不同的名稱。當碳酸鈣液從洞頂下滴,逐漸凝結(jié)下垂而成冰檐狀物,其附于石上的粗大根盤,稱為"股孽";其下較細部分或有中空者,為"孔公孽";再下延成呈較細的圓柱狀或管狀者為鐘乳。 藥材商品中,部分地區(qū)以滴乳石作鵝管石藥用,稱之為“鐘乳鵝管石”。但目前所用鵝管石藥材,多數(shù)地區(qū)指的是櫟珊瑚的石灰質(zhì)骨胳。 在一些藥典中還有其他別名,如,石鐘乳(《本經(jīng)》);虛中、鐘乳(《吳普本草》);公乳、留公乳,蘆石、夏石(《別錄》);黃石砂(《藥性論》);盧布、夏乳根(《石藥爾雅》)。
鐘乳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此外,尚含少量鎂及極少量酸不溶性殘渣。
鐘乳石: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大小不一,長5~15厘米,直徑2~7厘米。表面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凹凸不平。質(zhì)堅而重,斷面較平整,潔白色或棕黃色,中央多可見一圓孔,圓孔周圍呈多數(shù)圈層。氣無,味微咸。滴加稀鹽酸則產(chǎn)生大量氣泡。
滴乳石:呈筆管狀或圓柱狀,中空,稍彎曲,長3~5厘米:直徑1~1.5厘米,管壁厚約1毫米。表面乳白色或灰黃色,多半透明。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具玻璃光澤,空洞較大,有的可見環(huán)形層次。氣無,味微咸。
以上兩種均以色白、有光澤者為佳。
鐘乳石主產(chǎn)于廣西、廣東、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山西等地。
鐘乳石功能主治溫肺,助陽,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喘咳,陽虛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別錄》:"殷孽,無毒。"
《吳普本草》:"神農(nóng):辛。扁鶻:甘,無毒。""孔公孽,岐伯:咸;扁鵲:酸,無毒。"
《得配本草》:久服多服則元氣下陷。
由中藥典籍可知,鐘乳石按量使用無毒,過量長久服用則有一定的副作用,具體詳情買購小編建議你咨詢醫(yī)師。
買購網(wǎng)健康編輯提醒您,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忌服。
《本草經(jīng)集注》: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坠酰咎m為之使,惡細辛。殷孽,惡防己,畏術(shù)。
《藥性論》:忌羊血。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無乳汁:石鐘乳、漏蘆各二兩。上二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千金方》)
吐血損肺:煉成鐘乳粉,每服二錢,糯米湯下。(《十便良方》)
虛損,通順血脈,極補下氣:鐘乳五兩,附子、甘菊各二兩,石斛、蓯蓉各五兩。上五味,以清酒三斗漬。服二合,日再,稍增至一升。(《千金方》鐘乳酒)
肺虛壅喘急,連綿不息:生鐘乳五兩(細研如粉),黃蠟三兩(銼)。上二味,先職黃蠟盛于細瓷器,用慢火化開,投入鐘乳粉末,攪和令勻,取出,用物封蓋定,于飯甑內(nèi)蒸熟,研如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溫水下。(《圣濟總錄》鐘乳丸)
鐘乳石具有溫肺平喘,助陽制酸的功效,用于腰膝冷痛,胃痛泛酸,寒痰喘咳,陽虛冷喘,乳汁不通等病癥,所以可用補肺腎溫陽類的藥物代替。如,白石英,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用于肺寒咳喘,陽痿,消渴,心神不安,驚悸善忘,小便不利,黃疸,石水,風(fēng)寒濕痹。Maigoo小編提醒,因不同藥物藥性有偏差,最好對癥下藥。
鐘乳石:用水洗凈,碎成小塊,干燥。
煅鐘乳石:取凈鐘乳石,置坩堝內(nèi)煅紅,取出放冷,碾細。
《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節(jié),利九竅,下乳汁。""孔公孽,主傷食不化,邪結(jié)氣,惡瘡疽瘺痔,利九竅,下乳汁。""殷孽,主爛傷瘀血,泄痢,寒熱,鼠瘺,癥瘕結(jié)氣。"
《別錄》:"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傷渴,強陰。""孔公孽,主男子陰瘡,女子陰蝕,及傷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腳冷疼弱。"
《藥性論》:"主泄精,寒嗽,壯元氣,能通聲。""孔公孽,治腰冷膝痹毒風(fēng),能使喉聲圓朗。"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孔公孽,治癱結(jié)。""殷孽,治筋骨弱,并痔漏等疾及下乳汁。"
《醫(yī)林纂要》:"補命門,破痼冷,溫脾胃,生氣血。"
《本草求原》:"暖肺納氣,治肺寒氣逆,喘咳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