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為龍膽科植物麻花秦艽、粗莖秦艽或秦艽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中藥秦艽味辛、苦,性平。歸胃、肝、膽經(jīng)。有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退虛熱的作用。
秦艽是龍膽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根莖粗壯,多為獨根,外表呈黃色或棕色,可煎煮水液后飲用,也可以泡酒或煮粥食用。中藥秦艽別名為秦膠、秦糾、左秦艽等。
秦艽讀作[qín jiāo] ,《本草》出秦中,以根作羅紋交糾者佳,故名秦艽。
性味:味辛、苦,性平。
歸經(jīng):歸胃、肝、膽經(jīng)。
1、來源不同
龍膽草是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或堅龍膽的干燥根及根莖。
秦艽是龍膽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
2、作用不同
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有殺菌消炎、健胃消食、保肝利膽等。
秦艽的作用則為祛風除濕、利尿去水腫等。【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
一、祛風除濕
秦艽是一味辛味藥材,適量食之可以起到祛風除濕的作用,能夠緩解風濕骨痛所引起的不適。
二、利尿去水腫
秦艽還有不錯的利尿作用,將秦艽同茵陳等藥材同煎水飲用,可以促進小便排出,緩解軀體水腫。
三、緩解陰虛發(fā)熱
中藥秦艽具有不錯的滋陰作用,適量食用可以緩解因陰虛所導致的發(fā)熱不適。
四、預防和緩解中風
使用秦艽后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疏通經(jīng)絡,對中風有良好的預防和緩解作用。
在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秦艽并不會給身體造成明顯不適,但是服用不當或是過量服用則有可能導致惡心、嘔吐、頭暈等不適,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導致關節(jié)紅腫的現(xiàn)象。所以服用時一定要注意秦艽的用量不能過多,一般3-10g左右即可。
中藥秦艽的價格不是很便宜,一般都在70-90元一斤左右。Maigoo醫(yī)藥小編提醒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因為貪圖小便宜去購買那些價格低廉的秦艽,那樣很有可能買到的是偽劣產(chǎn)品。
將木瓜、秦艽和花茶用沸水沖泡后,蓋上蓋子悶5分鐘左右,之后開蓋即可飲用。
將秦艽、五加皮、牛膝、杜仲等藥材去除雜質(zhì)后,放入紗布袋中,然后置于酒壇中,倒足量白酒進行浸泡,之后密封釀制約一月后即可飲用。
將秦艽用清水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然后加入大米煮粥,等到粥熟后,加入少許白糖進行調(diào)味即可。
組成:秦艽、白芍、茯芩各15克;川芎、當歸、白附子、僵蠶、全蝎、羌活各10克;生地18克;防風6克;白術12克。
功效:養(yǎng)血祛風。
方劑出處:鄧鐵濤方。
組成:秦艽1兩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半,苦參1兩半,升麻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惡實2合,大黃(銼,炒)2兩。
功效:緩解皮膚瘙癢瘡癬。
方劑出處:《圣濟總錄》卷十一。
組成:防風、知母、生地各一錢,柴胡、前胡、秦艽、甘草各五分,人參五分。
主治:婦人血病,寒熱往來。
方劑出處:《嵩崖尊生全書》卷十四。
買購中藥小編提醒各位注意:中藥的配伍講究對癥用藥,所以在配藥的時候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進行調(diào)配,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用藥建議,以免導致健康受損。
中藥秦艽首先要裝在干燥的容器內(nèi),然后置于陰涼通風處進行保存。Maigoo中藥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是酒秦艽,則需要用完全密閉的容器進行保存,以免藥性揮發(fā)。
一、選地播種
秦艽具有喜濕潤、喜涼爽、耐寒、怕積水、不耐強光的特點,所以最好選擇在沙質(zhì)壤土或腐殖質(zhì)土壤處進行播種。秦艽種子一般在四月份進行播種,也可以選擇在十月份左右進行播種。
二、澆水追肥
播種后需要及時澆水補充土壤水分,等到出苗后就需追加施入肥料。主施復合肥和氮肥。
三、病蟲害防治
秦艽主要病害為葉斑病,患病時葉片出現(xiàn)棕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控制病株,搞好田間衛(wèi)生。
一、凈秦艽的制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大小個分開,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二、炒秦艽的制法
取凈秦艽片,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黃色,略見焦斑時,取出,放涼。篩去碎屑。
三、酒秦艽的制法
取凈秦艽片,加入定量黃酒拌勻,待黃酒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黃色,略見焦斑時,取出,晾涼。篩去碎屑。秦艽片每100kg用黃酒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