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產的概述
1935年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凡活產新生兒的體重等于或小于2500g者為早產。在以后的臨床應用過程中人們認識到,胎兒生長受限時孕齡和胎兒實際體重之間可以有較大差異,因此,196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了早產孕齡的標準,將妊娠周數不足37周分娩者定為早產,但沒有規(guī)定低限。國內外對早產定義的期限不統(tǒng)一,目前我國對早產的定義為自末次月經第1日計算,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者。人們根據孕齡將早產分為3類:
1、發(fā)生在妊娠20-28周的為極早早產,占5%。
2、<32孕周的為早期早產,占10%。
3、妊娠在32-36周的早產為輕型早產,占85%,也有學者又將32-36周進一步劃分成兩個亞組,將32-34周前稱為中型早產,而將34-36周的早產才稱作輕型早產。
二、早產的病因
疾病病因
約30%的早產無明顯原因。常見誘因有:
孕婦方面
1、合并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頸松弛、子宮肌瘤。
2、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或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病毒性肺炎、高熱、風疹等急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病、無癥狀菌尿等慢性疾病。
3、并發(f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4、吸煙、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yǎng)不良。
5、其他,如長途旅行、氣候變換、居住高原地帶、家庭遷移、情緒劇烈波動等精神體力負擔;腹部直接撞擊、創(chuàng)傷、性交或手術操作刺激等。
胎兒胎盤方面
1、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
2、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胎妊娠。
3、胎兒畸形、胎死宮內、胎位異常。
4、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
產生原因
心理負擔可能導致早產
據介紹,人的情緒與大腦皮層、邊緣系統(tǒng)和植物神經關系密切。情緒的變化會引起生理上的變化,醫(yī)學臨床研究表明,許多疾病都與患者的情緒有關,而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對胎兒的影響更為敏感。當孕婦的精神愉快、情緒和諧時,血液中有利于胎兒健康發(fā)育的激素和化學物質增加,胎兒的活動便更加有規(guī)律性,促進胎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相反,孕婦的情緒悲傷或恐懼,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神經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化學物質,引起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導致兒童頜發(fā)育不全形成腭裂。有的還可能會造成胎兒早產,甚至胎死腹中。
三、早產癥狀:
早產的發(fā)展過程
早產與流產相仿亦有其發(fā)展過程,臨床可分為兩個階段:
1、先兆早產:出現(xiàn)子宮收縮,至少10分鐘有一次,每次持續(xù)30秒歷1小時以上。
2、難免早產:除有規(guī)律性子宮收縮,間歇期漸短、持續(xù)時間漸長且強度不斷增加之外,伴有子宮頸容受≥75%及子宮頸擴張≥2cm;或有進行性子宮頸容受及子宮頸擴張,且伴陰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已破情況與足月妊娠臨床相仿。
早產早期癥狀
先兆早產的主要癥狀為懷孕早期間(3個月以內),陰道少量流血,可伴有下腹部疼痛,但無組織物排出。經一般治療及臥床休息后,再禁止夫妻生活,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婦科檢查,大多數孕婦都能安然渡過孕期。
1、陰道流血:在妊娠3個月內流產者,開始時絨毛和蛻膜分離,血竇開放,即開始出血。當胚胎全部剝離排出,子宮強力收縮,血竇關閉,出血停止。故早期流產的全過程均伴有陰道出血。晚期流產時,胎盤已形成,流產與早產及足月產相似,一般流血不多。
2、腹痛:早期流產開始流血后,宮腔內存有血液特別是血塊,刺激子宮收縮,呈持續(xù)性下腹疼痛。晚期流產則先有陣發(fā)性子宮收縮,然后胎盤剝離,故陰道流血前即有腹痛,這也是先兆早產的癥狀的一種表現(xiàn)。腹痛與流血多數是進行性的,與其臨床經過及進度有關。
3、劇烈的嘔吐不能進食,也是先兆早產的癥狀表現(xiàn)也應該去醫(yī)院就診,因為妊娠劇吐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危及孕婦生命。
4、保護胚胎免受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影響:如噪音、高溫、射線。同時還要維護孕婦本身作為胚胎發(fā)育的小環(huán)境的良好,特別是預防感染和謹慎用藥,因為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畸形,孕期用藥可能發(fā)生流產、死胎、致畸。
5、對先兆早產的癥狀、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妊娠并發(fā)癥的識別,停經后有腹痛、陰道流血的,應隨時就診。當出現(xiàn)先兆早產時,若不積極調治,使保胎失敗,久而久之可造成習慣性流產,將產生不孕的后果。因此如果有以上情況的一定要及時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
早產兒臨床表現(xiàn)
1、早產兒越早產則皮膚越薄嫩、組織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壓痕、色紅、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軟,同時軀干部的胎毛越長、頭部毛發(fā)則越少且短,頭較大,囟門寬,耳殼平軟與顱骨相貼,胸廓軟,乳暈呈點狀,邊緣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較脹,陰囊發(fā)育差。男性早產兒的睪丸常在外腹股溝中,在發(fā)育過程中漸降至陰囊內。女性越早產者則其小陰唇越分開而突出。手足底皺痕少。
2、體溫調節(jié)困難且不穩(wěn)定 利用其產熱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張力低,不能改變姿態(tài)以縮小失熱的面積。另一方面,由于汗腺發(fā)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發(fā)生體溫過高。
3、抵抗力弱 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極弱,即使輕微的感染可釀成敗血癥等嚴重后果。
4、早產兒的呼吸快而淺,并且常有不規(guī)則間歇呼吸或呼吸暫停??蘼暫苄?,常見青紫。
5、早產兒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賁門括約肌松弛,易致嗆咳,吐、瀉及腹脹。
6、當外傷、缺氧、感染、凝血機轉受礙,往往易出血而且較重。腦部血管尤易受傷而出血。有時亦可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其它具體表現(xiàn):
a、早產兒對膽紅素的結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黃疸維持的時間較足月兒為長,而且較重。
b、由于早產兒的肝臟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較足月兒為低,故凝血機制不健全,容易出血。
c、鐵及維生素A、D的儲存量減少,易得該種營養(yǎng)缺乏癥。
d、使肝糖原變成血糖的功能減低,因而在饑餓時血糖易于過低而發(fā)生休克。
e、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漿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腫。
8、由于腎小球、腎小管不成熟,腎小球濾過率低,尿素、氯、鉀、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較為多見。早產兒出生后體重下降較劇,并且易因感染、嘔吐、腹瀉和環(huán)境溫度的改變而導致酸堿平衡失調。
9、中樞未成熟,哭聲微弱,活動少,肌張力低下,神經反射也不明顯,咳嗽、吮吸、吞咽等反射均差。
10、早產兒體重增長的倍數較足月兒為大,1歲時足月兒的體重大致等于初生時的3倍,1501~2000g早產兒1歲時的體重可達初生時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達7倍。
11、早產兒通過母體胎盤來的IgG量少,自身細胞免疫及抗體IgA、D、E、G、M合成不足,補體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調理素,故對感染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引起敗血癥。
四、早產檢查診斷:
子宮收縮與產程進展僅僅意味著妊娠即將結束至于判斷是否屬于早產范疇,關鍵還在于確定孕周及胎兒大小。臨床可從以下幾方面推算孕周及估計胎兒大小:
1、臨床推算:詳細了解以往月經周期,詢問末次月經日期、早孕反應開始出現(xiàn)時間及胎動開始時間;根據早孕期婦科檢查時子宮體大小是否與停經月份相符合;參照目前恥骨聯(lián)合上子宮長度和腹圍推算孕周。
2、超聲檢查:胎兒頭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與胎齡及體重密切相關。根據超聲測量值可估計孕周與胎兒大小。雙頂徑的測量較為準確誤差少,如≥85mm,96%的胎兒體重≥2500g;股骨長度測量的可靠性約90%如≥6.8cm,胎兒體重≥2500g。
3、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FN)棉拭子檢測: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FN)是由羊膜、蛻膜、絨毛膜聯(lián)合分泌,存在于蛻膜和絨毛膜之間的糖蛋白(圖1),對胎膜起到黏附作用。孕21周以后,絨毛膜與蛻膜的融合阻止了fFN的釋放,因此,正常的孕婦在22-35孕周時,fFN的含量極低 。在絨毛膜與蛻膜分離、絨毛膜與蛻膜界面的細胞外基質遭到機械損傷或蛋白水解酶的降解時,fFN漏入陰道后穹窿分泌物中,孕22-35周宮頸陰道分泌物fFN水平,與早產有很好的相關性。
五、早產治療護理:
先兆早產處理
1、左側臥位以提高子宮胎盤血流量,降低子宮活性,使子宮肌松弛從而減少自發(fā)性宮縮。
2、靜脈滴注平衡液500~1000ml以擴張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減少子宮活動,按100ml/h的速度進行。
3、在進行上述處理的同時作肛查或陰道檢查,以了解子宮頸容受及擴張情況。觀察1~2小時后如宮縮變稀、消失,不再復查以免刺激陰道、子宮頸,激發(fā)前列腺素及縮宮素的分泌。
通過以上處理40%~70%的患者不需其他治療即愈。若情況不見改善,應再次肛查或陰道檢查以明確是否進展至難免早產而給予相應處理。
抗早產藥物
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利托君、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硫酸鎂及某些孕激素類藥物(烯丙雌醇)。
藥物抑制宮縮
1、 應用條件:凡符合以下條件者可應用宮縮抑制劑以延長妊娠數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爭取時間;或數周,使胎兒能繼續(xù)在宮內發(fā)育生長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病率:①難免早產診斷明確;②妊娠28周以上;③無繼續(xù)妊娠的禁忌證;④胎兒能繼續(xù)健康成長;⑤子宮頸擴張≤4cm,產程尚處于潛伏期,或即將進入活躍期。
2、 藥物的選擇及作用機制:按作用機制宮縮抑制劑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阻斷或抑制釋放合成宮縮物質,如乙醇、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等;第二類:改變子宮肌對宮縮物質的反應性如硫酸鎂、β2-腎上腺能受體興奮劑、降壓藥等如不能阻止產程進展,應立即停用。
分娩的處理
重點在于避免創(chuàng)傷性分娩、新生兒窒息以及為出生后的復蘇與保暖作好充分準備。
1、吸氧
2、第一產程中使臨產婦取左側臥位以增加胎盤灌注量。
3、避免應用鎮(zhèn)靜劑和鎮(zhèn)痛劑。
4、肌內注射維生素K110mg以降低新生兒顱內出血發(fā)生率。
5、進入第二產程后適時在陰部神經阻滯麻醉下作會陰切開術,以減少盆底組織對胎頭的阻力,必要時施行預防性產鉗助產術但操作須輕柔,以防損傷胎頭。
早產的護理
1、休息及生活指導 ,發(fā)現(xiàn)早產的先兆癥狀,應立即給與休息,必要時可絕對臥床休息,并同時給與維生素E、多力媽、舒喘靈、硫酸鎂等保胎藥物,并給與生活方面的指導,避免性生活。
2、心理護理,生活上關心孕婦,使之精神放松,并主動與醫(yī)務人員配合,以取得較好的預后。
3、飲食指導,臥床休息使胃腸道蠕動減慢,食欲減退,應給與飲食指導,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一旦發(fā)生便秘,亦根據情況酌情使用開塞露等緩瀉劑,防止過度用力道成早產。
4、監(jiān)測胎動、胎心及孕婦的生命體征,每隔4~6小時觀測胎心一次,教會孕婦自數胎動,并嚴密觀測孕婦的血壓、脈搏、呼吸及自覺癥狀。
5、預防早產兒的并發(fā)癥,在分娩前應用地塞米松等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成熟,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6、做好分娩或剖宮產準備 ,一旦發(fā)現(xiàn)宮縮逐漸規(guī)律,可做好分娩準備,并可聯(lián)系新生兒科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
六、早產預防保?。?/strong>
早產是可預防的關鍵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當出現(xiàn)以下3種情況之一時必須去醫(yī)院檢查:
1、下腹部變硬:在妊娠晚期,隨著子宮的脹大,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子宮收縮,幾乎不伴有疼痛,其特點是常在夜間頻繁出現(xiàn),翌日早晨即消失稱之為生理性宮縮,不會引起早產。
如果下腹部反復變軟變硬且肌肉也有變硬、發(fā)脹的感覺,至少每10分鐘有1次宮縮持續(xù)30秒以上,伴宮頸管縮短,即為先兆早產盡早到醫(yī)院檢查。
2、陰道出血:少量出血是臨產的先兆之一,但有時宮頸炎癥、前置胎盤及胎盤早剝時均會出現(xiàn)陰道出血這時出血量較多,應立即去醫(yī)院檢查。
3、破水:溫水樣的液體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況下是破水后陣痛馬上開始此時可把臀部墊高,最好平臥,馬上送醫(yī)院
在妊娠28周后準媽媽們不應做不利于寶寶的事情,避免早產的發(fā)生。
1、是孕期應加強營養(yǎng)避免精神創(chuàng)傷,不吸煙,不飲酒避免被動吸煙。
2、是妊娠后期絕對禁止性生活因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經陰道吸收后會促進子宮收縮。
3、是一旦出現(xiàn)早產跡象應馬上臥床休息并且取左側位以增加子宮胎盤供血量;有條件應住院保胎。
4、是積極治療急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