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石可分為上尿路結石和下尿路結石。上尿路結石位于腎內和輸尿管內,下尿路結石位于膀胱內和尿道內。因此,下尿路結石是老年人較常見的疾病之一。
泌尿系結石的病因較復雜,有多種因素促成。外部因素與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內部因素與種族、遺傳、飲食習慣、代謝異常和疾病等有關。而老年人泌尿系結石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有:
(1)下尿路梗阻是最重要的因素,如前列腺增生癥、后尿道狹窄和膀胱憩室。
(2)老年人少動或長期臥床:不利于尿液向下流動,形成尿淤積;骨骼廢用而脫鈣,使血鈣和尿鈣增高,提供了結石形成的可能性;留置導尿管易致尿路感染,并發(fā)結石;老年人有時也有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亢進。
(1)腎結石
臨床上可以無癥狀。若結石固定在腎盞內或鹿角狀結石,可出現(xiàn)腰部疼痛:表現(xiàn)為腎區(qū)鈍痛或絞痛,并沿輸尿管行區(qū)向下放射;血尿;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合并感染時可伴有寒戰(zhàn)、發(fā)熱,并伴有尿頻、尿痛、尿急和膿尿;若雙側同時有結石或獨腎結石,引起梗阻,影響腎功能,引起尿閉的危險;
(2)輸尿管結石
原發(fā)性輸尿管結石罕見,一般起源于腎臟的小結石下降到輸尿管。
腎絞痛;血尿;有時伴惡心、嘔吐和腹脹等胃腸道癥狀。
(3)膀胱結石
尿痛和終末血尿;尿流突然中斷,是膀胱結石的典型癥狀,改變體位又能排尿;合并感染有膀胱刺激癥狀,尿中有膿尿。
(4)尿道結石
排尿過程中尿流突然停止;尿流變細或淋漓;尿道劇烈疼痛,放射到陰莖頭部或會陰部;前尿道內可觸及結石。
常見有血尿,腎積水,腎絞痛等。
(1)實驗室檢查
病史中有排出小結石或砂粒樣結石。
尿常規(guī)檢查有紅細胞,合并感染則尿中有膿細胞。需作尿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和藥敏。
(2)X線檢查
腎、輸尿管和膀胱區(qū)的腹部平片。
排尿性尿路造影:可了解因結石造成的腎臟積水情況。
逆行腎盂造影:可了解輸尿管結石的部位及梗阻情況。
CT掃描:可發(fā)現(xiàn)在X線不顯影的尿酸結石。
(3)同位素腎圖檢查
顯示患側上尿路梗阻性病變及梗阻程度。
(4)膀胱尿道鏡檢查
可作出膀胱和尿道結石的正確診斷,并了解造成結石的原因,例如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癥和膀胱憩室。
(5)血鈣、血磷檢查
對于雙腎結石或多次復發(fā)結石的老年患者,應作血鈣和血磷檢查,必要時進行鈣磷的代謝檢查。因老年人泌尿系結石偶爾也可能由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
臨床需與泌尿系腫瘤,前列腺疾患及代謝性疾病作鑒別。
(1)診治腎絞痛:解痙止痛藥物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和哌替啶(杜冷丁),有時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劑,口服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能直接松弛輸尿管平滑肌。
(2)大量飲水。
(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服排石湯,對輸尿管結石有較好療效。
(4)控制感染:應根據(jù)尿細菌培養(yǎng)、藥敏的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5)非手術治療:體外震波碎石,適用于腎、輸尿管及膀胱結石。
(6)腔內泌尿外科治療:經皮腎鏡取石術:經過皮膚穿刺造瘺,通過瘺口插入腎鏡可取出腎內或輸尿管
(7)手術治療
腎結石:老年患者一側腎有鹿角狀結石,若無臨床癥狀,通常可不必手術,但應密切隨診。若雙腎結石伴有腎功能損害或并發(fā)感染,則需手術治療。
(1)應多飲水,稀釋尿液。
(2)鼓勵老年人適當活動,以免骨骼脫鈣。
(3)控制動物蛋白和糖的攝入。
(1)心理護理:認真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使老年人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病情,對病人進行充分的宣教,解除患者心理恐懼和失望感,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長期臥床病人:除做好生活護理,保持床單位清潔,防止床單位不潔引起上行感染,做好解釋工作,加強皮膚會陰部護理,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及早診斷和治療。
(1)泌尿系結石的患者多喝水可以促進結石的排出,有利于患者結石疾病的恢復。
(2)宜吃清熱解毒的食物。
(3)宜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1)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肥肉、豬油、牛油。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肉、咸魚;
(3)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蒜。
(1)荸薺三金粥
材料:大米100克,海金沙15克,金錢草30克,雞內金20克,荸薺150克。
做法:荸薺去皮,洗凈后榨汁,雞內金洗凈研粉末;金錢草和海沙金煎汁,去渣取汁;大米、荸薺汁、雞內金粉加水煮成粥,半熟時倒入金錢草海金沙汁,煮熟成濃粥即可。當早餐吃。
功效:能消除結石。
(2)金錢草方
材料:金錢草60克(鮮金錢草加倍)
做法:金錢草加水煎汁,去渣取汁,代茶飲用,每天一劑。
功效:消除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