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lǐng)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jīng)濟,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推進移風(fēng)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xiāng)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后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絕壁、誓拔窮根的事跡傳遍了全國各地,贏得了人們廣泛贊譽,他也陸續(xù)獲得“時代楷?!?、“最美奮斗者”、“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榮譽稱號。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边@是老下莊村的真實寫照。下莊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幾乎與世隔絕。全村4個社,96戶、近400人住在“井”底。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僅200余米,與外界聯(lián)系,只有3條小路。其中一條“大路”有3個大臺階,108道“之字拐”。由于條件所限,四面環(huán)山的地理環(huán)境、下莊人過著苦種薄收的日常生計。
1997年7月,接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不久的毛相林,從縣城參加完村干部培訓(xùn)班回來,坐在老下莊的“井口”之上,鳥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個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那時,毛相林下定決心,要努力改變下莊村的落后面貌。要改變,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從“井底”到“井口”的鄉(xiāng)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當(dāng)晚便召開群眾會,擲地有聲地提議修公路。最終通過反反復(fù)復(fù)的打嘴仗算細賬,村民總算達成共識,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莊人終于在寒風(fēng)刺骨的一個大雪天,在“魚兒溪”畔炸響了第一個向封閉與貧困宣戰(zhàn)的開山炮。
沒有炮眼,放紅繩鑿;沒有挖機,用雙手刨……在峭壁懸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長繩,放到山間懸空鉆炮眼,放一炮炸個“立足之地”。就這樣,村民們在空中蕩,壁上爬。分好幾個施工班,多處開炮,在半山腰炸開一處處缺口,形成一個個石礅,然后“步步為營”向前推進。修路難,在懸崖絕壁上鑿路難上加難。為了修路,先后有6位村民獻出了寶貴生命。但下莊村的村民依然沒有放棄。
最終,歷經(jīng)七年鏖戰(zhàn),2004年初,懸岸絕壁間一條長達8公里的“抗爭之路”通車了,幾輩人渴盼的出山公路夢想成真。
2005年1月,兩合村合并到下莊村,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毛相林被村民高票當(dāng)選為村主任。從村支書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但他不辜負組織和群眾信任的初心始終未變。下莊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摳通了。但人民群眾要實現(xiàn)全面小康目標,下莊還要再修通一條致富路。
毛相林積極動員有富余勞動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來,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勞務(wù)收入200余萬元。毛相林又動員村民種植紐荷爾,為把關(guān)技術(shù),他挨家挨戶地檢查驗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窩種樹。幾年來,全村種下650畝紐荷爾,成立專業(yè)合作社進行統(tǒng)一管理,500多畝已試花掛果,預(yù)計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元。毛相林還鼓勵村民種植了幾百畝的西瓜和南瓜。僅西瓜一項,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細數(shù)村民的增收門路,毛相林將其概括為“三色”經(jīng)濟:藍色(勞務(wù)輸出)、綠色(西瓜)、橙色(紐荷爾)。正是在“三色”經(jīng)濟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2016年通過貧困村脫貧攻堅驗收。
下莊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寫在村民臉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著毛相林花白的頭發(fā),更激發(fā)著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執(zhí)著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群眾身邊的好干部?!?/p>
2019年,入選9月“中國好人榜”。
2020年,入選“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通過初評候選對象”。
2020年,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2021年,入選全國脫貧攻堅總結(jié)表彰黨中央擬表彰對象。
2021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2021年,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
2021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確定為“全國優(yōu)秀黨員”擬表彰對象。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xiāng)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