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銜草,中藥名。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又叫做鹿蹄草、小秦王草。味甘、苦,性溫;歸肝、腎經(jīng)。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止血,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風濕痹證,月經(jīng)過多等癥。
鹿銜草圖片
鹿銜草中含有多種天然抗菌成分,人們服用以后能抑制身體內(nèi)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桿菌以及傷寒桿菌的活性,能防止身體被這些細菌傷害。
鹿銜草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再生,也能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數(shù)量,平時適量服用可以讓人體抗病能力明顯提高。
鹿銜草甘苦微溫,善入肝、腎二經(jīng),能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祛風除濕。
鹿銜草的毒性非常小,在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一般不會引起人體明顯不適,但是大劑量使用容易導致口干舌燥、惡心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適。此外,鹿銜草慎用于孕婦,因為它具有活血的作用,孕婦使用后,可能會導致流產(chǎn)。
中藥鹿銜草葉外表為暗綠色或紫褐色,上表面有白色斑紋,邊緣有竹絲狀毛,氣微,味淡、微苦。選購時應以葉片整齊,無碎屑,味淡者為佳。
中藥鹿銜草用量需要根據(jù)病癥的輕重來確定,單次內(nèi)服最大用量不得超過15g,外用可增加少許。
1、鹿銜草燉童子雞
食材調(diào)料:仔公雞、鹿銜草、山藥、淫羊藿、五味子、附片、鹿角膠、料酒、蔥、味精、姜、胡椒粉。
做法步驟:附片入鍋先煮一個小時,然后,把鹿角膠加熱烊化,其他材料洗凈裝入紗袋。把仔公雞和其他的材料放在鍋中一起煮,加入上湯,先是大火煮沸,然后再小火燉煮四十五分鐘,熟之后加入鹽、味精即可。
食用功效:強身健體,通經(jīng)活絡。
2、鹿銜草燉冬瓜
食材調(diào)料:鹿銜草、姜、鹽、冬瓜、蔥、味精。
做法步驟:將鹿銜草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姜拍松;蔥切段,同放燉鍋內(nèi),加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
食用功效:清熱利水,消腫止咳。詳細>>
1、鹿銜草配骨碎補
鹿銜草祛風濕,補腎強筋骨;骨碎補益腎活血,止痹痛,能促進機體代謝,抑制退行性病變。兩藥合用,有補腎強筋骨,祛風濕之功,善治骨痹。適用于增生性關(guān)節(jié)炎。
2、鹿銜草配白芍
鹿銜草補腎止血;白芍養(yǎng)血柔肝止血。兩藥配伍,肝腎兼顧,補養(yǎng)平和,相得益彰,共收補虛、養(yǎng)肝腎、止血之功。適用于婦科出血證屬肝脾失職,氣不攝血者以及久汗不止者。
買購網(wǎng)中藥小編提醒各位注意:中藥的配伍講究對癥用藥,所以在配藥的時候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進行調(diào)配,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用藥建議,以免導致健康受損。
中藥鹿銜草需要保存在干燥的容器內(nèi),最好將其置于通風干燥處進行保存,這樣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鹿銜草喜較冷涼陰濕,適宜栽種在土壤有較多枯朽落葉,排水良好的腐殖質(zhì)土壤內(nèi)。選地好后需要對土地進行翻整,可適量施入基肥。
鹿銜草主要用分株繁殖的方式進行栽培,種植時間在每年的9-10月份,栽種時先把灌木雜草除去,然后開橫溝,將幼苗放入溝內(nèi),覆上薄土,然后淋一次水。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以水洗凈,稍潤,切段,干燥,篩去灰屑。(摘錄自《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