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種仁。分布于臺灣、廣東、云南等地。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效。也可作為香料調味品,在烹飪燉菜、燜菜時使用,起到增香、調味的作用。
肉豆蔻是一味中藥,中藥肉豆蔻別名又叫做迦拘勒、豆蔻、肉果、頂頭肉等。除了作為中藥材使用之外,肉豆蔻還是一味常見的調味料,可以用于燉菜、燜菜等菜肴的烹飪調味。
1、外觀不同
白豆蔻又稱豆蔻,表皮多為白色或乳白色,而肉豆蔻的外表多為灰棕色或灰黃色。
2、作用不同
白豆蔻主要用來溫中化濕,清熱去寒,而肉豆蔻功效則為澀腸止瀉。
1、來源不同
肉豆蔻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種仁,而草豆蔻則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種子。
2、功效不同
草豆蔻的作用為燥濕行氣,溫中止嘔,而肉豆蔻的作用則是澀腸止瀉、鎮(zhèn)靜催眠,還可用來作為調料使用。
1、開胃
肉豆蔻具有很不錯的開胃作用,這主要是因為肉豆蔻含有豐富的發(fā)揮油,當人們胃口不佳或消化不良時,可適當適用少量的肉豆蔻。這樣可以有效促進人們腸胃的蠕動,從而達到促進消化、開胃的效果。
2、改善肉質口感
香料肉豆蔻在調料中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提升肉質的鮮度,改善肉質的口感,在針對肉質纖維較為粗獷和鮮度不足食材時,能夠提高菜品的美味度,主要用于燒、鹵、煨、烤等動物性菜肴。詳細>>
1、澀腸止瀉
作為一種溫性中藥,肉豆蔻有著不錯的澀腸止瀉的作用,適量食用肉豆蔻可以緩解脾胃虛寒不適。
2、溫中行氣
肉豆蔻還能起到溫中行氣的作用,能夠調和脾胃之氣,使胃氣順利下行,防止上逆。所以適量食用肉豆蔻還能防止嘔逆。
3、鎮(zhèn)靜催眠
肉豆蔻的揮發(fā)油中含有甲基異丁香酚成分,這種成分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所以適量使用肉豆蔻還可以起到緩解失眠的作用,只不過一定要注意適量,否則容易導致中毒昏迷。
1、損傷肝臟
長期食用肉豆蔻是會損害我們的肝臟的,它會讓脂肪在肝臟處堆積,時間久了就會易發(fā)脂肪肝,且影響肝臟的解毒功能。
2、危害神經
因為肉豆蔻揮發(fā)油中的肉豆蔻醚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食用肉豆蔻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tǒng)健康,可能導致出現(xiàn)幻覺。
3、影響腸胃健康
大量食用肉豆蔻還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等多種不適癥狀,會影響我們的腸胃健康,所以食用肉豆蔻一定要注意適時適量。
Maigoo小編提醒大家:作為一種溫性中藥材,食用之前要了解肉豆蔻的禁忌人群,胃火偏盛者忌食肉豆蔻;糖尿病患者忌食肉豆蔻;無寒濕者慎服肉豆蔻;孕婦慎用肉豆蔻。此外,肉豆蔻不宜與鎮(zhèn)靜藥、麻醉藥配伍應用。
一、看外觀
肉豆蔻外表一般呈橢圓形,表面是灰棕色或灰黃色,富油性,個大體重。
二、嘗味道
肉豆蔻的氣味芬香,嘗之有辛辣味。
材料:肉豆蔻、生姜、大米、白糖。
做法:將肉豆蔻和生姜煎水后去渣取汁,之后用該汁水加大米熬粥,等到快熟的時候,加入少許白糖進行調味即可。
功效:溫中散寒、健脾胃。
材料:肉豆蔻、生姜汁、面粉、鹽。
做法:將肉豆蔻去殼研成粉末,然后加入面粉和生姜汁揉成面團,把面團分成小份,搟成面皮。之后把做好的面皮兩面均勻地粘上肉豆蔻粉,最后放入烤箱烤2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降逆止嘔、暖脾健胃。
材料:羊肉、肉豆蔻、胡椒粉、大料、蔥段、姜片、料酒、鹽。
做法:把羊肉洗凈切塊后焯水,鍋中放入焯過水的羊肉,再加入肉豆蔻、蔥段、姜片、大料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左右,最后撒上適量鹽和胡椒粉即可出鍋飲用。
功效:溫腎助陽、強筋壯骨。
不需要。
Maigoo醫(yī)藥編輯提醒大家注意:后下藥多為氣濃的中藥,而肉豆蔻的氣味不是很濃,所以并不需要后下,用時拍碎使用即可。
一、凈制肉豆蔻
取新鮮采收的肉豆蔻適量,去除雜質和灰屑后洗凈干燥即可。
二、煨制肉豆蔻
取麥麩和肉豆蔻,同置熱鍋內,用文火加熱,至肉豆蔻表面呈棕黃色,麥麩呈焦黃色時,取出,篩去麥麩,放涼。
三、炒制肉豆蔻
將小麥面粉倒入鍋內,用文火炒熱,將肉豆蔻倒入,炒成微黃色時,出鍋,篩去面粉,攤開,晾涼,用時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