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尚志大街位于道里區(qū)松花江南岸,北起友誼路,南至霽虹街與通往南崗區(qū)海城街的跨鐵路高架橋相接。大街全長1,480米,寬32米,車行道21米,人行道各寬5.5米。
如今尚志大街已經過幾次改造,成為哈爾濱一條主要交通干道,馬路寬敞,樹木林立,一盞盞船形路燈將街路照如白晝。哈一百廣場、中心廣場已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特別是在冬季,兆麟公園的冰雪國際博覽會讓旅游觀光者留連忘返,徹夜不眠。
哈爾濱尚志大街,原松江省政府主席馮仲云在慶??箲?zhàn)勝利九周年大會上提議,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而更名為尚志大街。解放前路面為塊石砌筑,中間有雙軌有線電車通至兆麟公園。1958年拆除后建成柏油路面。
作為哈爾濱沙俄新城區(qū)的主要街道,1900年的新城大街(Новогородняя)——就是哈爾濱的尚志大街。
1946年7月7日,原松江省政府主席馮仲云在慶??箲?zhàn)勝利九周年大會上提議,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而更名為尚志大街。原來路面為塊石砌筑,中間有雙軌有線電車通至“兆麟公園”。1958年拆除后建成柏油路面。
新城大街俄語里“諾夫哥羅德”的故鄉(xiāng)到底是在哪里呢?
大諾夫哥羅德是東斯拉夫人古老的城市之一。對于來自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掠奪者來講,諾夫哥羅德就是新天地。對于融入了Norsemen人血液的俄羅斯人來講,曾經的哈爾濱也是俄羅斯開拓生存空間的新城市。后來哈爾濱被稱為“新市區(qū)”(南崗),南崗區(qū)的“榮市地區(qū)”,都留下了“諾夫哥羅德”——新城市概念的印記。新城大街更是承載著沙俄移民者的憧憬與希望。
Новогородняя大街,在哈爾濱并不久遠的歷史里,聯(lián)系著北歐的海洋,東歐的陸地,和曾經生活在這里的各族人們的悲歡離合。
尚志大街于步行街中央大街和兆麟大街平行,位于它們的的中間,各距約100米。哈爾濱市的中心區(qū),也是重要的商業(yè)區(qū)之一,這里有全國十大百貨商店之一的哈爾濱第一百貨商店、第一副食品商店以及透籠街市場,輕工、電工、摩托車市場和飲食一條街等。尚志大街將中央大街步行街與兆麟大街上的曼哈頓商廈、中聯(lián)商廈、華聯(lián)商廈、透籠街小商品批發(fā)市場及聯(lián)升地
下商業(yè)街聯(lián)接在一起,構成了一處繁華的商業(yè)區(qū),成為外地來哈觀光、旅游、購物必到之處。
如果說,中央大街是以她的歐式建筑、繁華的街面和中西文化的交融成為哈爾濱靚麗景觀的話,那么尚志大街及周邊輔街則是以它顯示中華民族不屈性格的事件、展示哈爾濱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畫卷和富有傳奇的色彩而躍入眾的耳目,趙尚志的名字鑲嵌在這條大街的路牌上,更是另人肅然起敬。
尚志大街上有左翼作家蕭紅、蕭軍居住過的歐羅巴旅館;有位于115號的由左翼文化人創(chuàng)辦的《國際協(xié)報》舊址;有中國共產黨與第三國際聯(lián)絡點國際交通局舊址(西頭道街41號);有中國早期共產黨員俞秀松前往前蘇聯(lián)出席國際會議在哈爾濱停留期間居住過中華客棧(西三道街4號);有護送中共“六大”代表赴莫斯科參加代表大會的秘密接待站(四道街14號);有地下黨聯(lián)絡站“一毛錢飯店”舊址(西四道街5號);有《大北新畫刊》左聯(lián)文化名人創(chuàng)辦的進行抗日救國宣傳的進步期刊舊址(西四道街);有左翼文化團體創(chuàng)辦的進步社團“口琴社”舊址;有黨的地下聯(lián)絡站“樂天照相館”和“英亞社”(九道街97號);有滿洲省委擴大會議舊址(十一道街23號);有趙尚志養(yǎng)傷處(十三道街23號);有東北地區(qū)第一次黨代會舊址(十三道街48號);有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創(chuàng)辦的《東北早報》舊址(十五道街);有我黨早期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通訊社”舊址(十四道街52號);有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陳潭秋被捕地(十五道街9號);有中國共產黨文化名人、地下聯(lián)絡站“天馬廣告社”舊址(十五道街13號);就在尚志大街與工廠街交口處的兒童電影院,曾于1948年8月召開過來自解放區(qū)和國統(tǒng)區(qū)的518名代表參加的“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李立三、陳云、朱學范、劉寧一等出席了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陳云當選為全國總工會主席,這次大會是中國工運史上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大會。已被市政府命名為保護建筑。
這些眾多的革命遺址當中,與尚志大街命名有直接關系的是位于西十三道街23號的一幢用青磚砌成的中國老式二層樓,是曾被日本侵略者稱之為“小小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養(yǎng)傷住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