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福州港是中國沿海20個主樞紐港之一,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港口開展貿易往來。目前,福州港共有萬噸級以上泊位40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泊位14個,最大靠泊位能力為32萬噸。2014年全年貨物吞吐1.28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3.94萬標箱。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都位于全國前列。
歷史沿革
福州港地處福建省海岸線的中點,閩江下游的河口段,北距沙埕港125海里,南距泉州港157海里、廈門港200海里。港域自閩江口向內陸逶迤??谕馀c白犬、馬祖島相對,口內有川石、粗蘆、瑯岐三島為天然屏障。兩岸山巒夾峙,地勢險要,上可溯閩江溝通閩江水系,下可泛海至省內外各港和世界上許多港口,自古以來便是閩江流域貨物的集散地。
漢代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為閩越王,定都東冶(今福州)。史料記載,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年)“舊交趾(今越南)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東冶港成為當時中國南北貨物轉運的港站。東冶港謂是福建商港的源頭,以后歷時500余年,東冶港一直是福建最大的對外交通口岸。
唐至五代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稱福州。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期間,福州是“海絲”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并與廣州、揚州并列為唐代三大貿易港口。
五代,王審知及其后裔治閩期間,重視福州海外交通貿易的發(fā)展,并且(王延曦)在福州設立市舶司,作為管理海外貿易的專門機構?!袄嬉孢h,且招徠番舶”,福州港口的海上交通進一步得到發(fā)展。南海三佛齊諸國紛紛來朝,更加促進福州港的航海貿易。
宋元時期
宋時“槽引江湖,利盡南?!?,有力地促進內河航運的發(fā)展。沿著閩江南下通過福州港而達海內外各地的遠洋貿易盛況空前。航線東延伸到日本,西則可達阿拉伯諸國。
元時,已有許多商船沿印度洋駛達這個港口。
明代
明代,市舶司從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從此作為朝廷與東南亞國家互市的港口,對外交通與海運貿易更加繁盛。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舟師累駐福州長樂和五虎一帶,“伺風放洋”。自明朝政府對琉球通商,朝廷冊使封舟多由福州往返,直到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止的五百年間,中國和琉球的貿易持續(xù)不斷,福州港亦是中琉交往的門戶。
清代
早在十七世紀中葉,福州口岸已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矚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福州被列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咸豐十一年(1861年)7月,閩海關(洋關)正式成立,名義上受閩浙總督及福州將軍所委派官員的監(jiān)督,而實際上海關主權旁落,操縱于外國籍稅務司手中。
福州港列為通商口岸后,由于港口設施處于自然或半自然狀態(tài),港區(qū)內踏步式碼頭與自然的斜坡灘岸交織在一起,城區(qū)港道水淺,所以1000噸以上的外輪與商船不能直接駛抵,就以水深的馬尾對面的白巖潭為錨泊裝卸和旅客轉搭地,客與貨均須由小船駁運。
近現(xiàn)代
民國8年(1919年)成立由閩海關管轄的閩江疏浚工程局,在閩江沿岸拋石筑壩進行疏浚,整治了馬尾到福州城區(qū)的航道,曾一度使航行于上海至福州的千噸級輪船可駛抵城區(qū)碼頭。
民國24年在福州臺江江濱路建造了6座小碼頭,即俗稱的第一至第六碼頭,同時聘用荷蘭人,由上海鐵工廠承包,于民國25年在馬尾羅星塔畔也建造浮碼頭2座,可供4000噸海輪靠泊,另建有2座倉庫,這就是近代福州港口僅有的碼頭泊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海峽兩岸形成對峙的緊張局面,港口建設發(fā)展緩慢,偌大的馬尾港區(qū),1966年吞吐量僅30萬噸,臺江作業(yè)區(qū)1966年僅23萬噸,1967年僅24.17萬噸。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福州港利用中央賦予福建省的特殊政策,緊緊抓住有利時機,以靈活措施,大膽改革,11年來港口及海運事業(yè)突飛猛進,港口吞吐量以年平均12.6%的速度遞增,1989年達532萬噸。集裝箱運輸也迅速隨之發(fā)展,現(xiàn)已擴展到40英尺集裝箱的裝卸,1989年裝卸24538標箱。
今日的福州港,萬噸煤碼頭已竣工投產,新港區(qū)工程(萬噸雜貨碼頭、六萬標箱集裝箱碼頭與7500噸級客運碼頭)即將竣工投產。12個大型浮筒可同時系泊萬噸輪船10艘,錨地16個;現(xiàn)有倉庫4萬平方米,堆場11萬平方米,各種裝卸運輸機械200多臺輛、300噸級駁船40多艘、港作船32艘。國際航線已開辟與延伸至歐美、日本、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30個國家港口。萬噸海輪可靠泊作業(yè),近海航道基本上達到設計水深要求,并實現(xiàn)萬噸海輪乘一次海潮出港,已形成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內外貿易港口,是中國18個樞紐港之一。
現(xiàn)代發(fā)展歷程
1972 年以前,福州港僅為一靠泊能力不過 5000 噸級、吞吐量不足 80 萬噸、設施簡陋的河口小港。但經過此后二十多年,成為河口港和海港共同發(fā)展的大型港口。2000 年福州港完成吞吐量 2425 萬噸 ( 其中集裝箱 40.02 萬 TEU) ,列沿海港口 12 位,進入了沿海集裝箱運輸十強港口行列。2000 年對臺直航 450 艘次,完成集裝箱進出量 13.018 萬標箱。2001 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 2958.14 萬噸,集裝箱進出口量完成 41.77 萬標箱。對臺直航艘次,完成集裝箱進出量 16.28 萬標箱。2002 年 12 月 18 日 ,福清江陰港區(qū) l 號泊位開港投產, 2003 年 10 月 7 日 ,順利開通往西非的遠洋航線,結束了福州港沒有深水海港區(qū)和遠洋航線的歷史。
交通狀況
福州港地理坐標為 119 ° 28 ′ E , 25 ° 58 ′ N ,位于中國東南部、臺灣海峽西岸,分為河口港和海港。河口港在閩江下游河口段、全長 67.2 公里 ;海港分布在閩江入??谀媳币淼母G鍨场⒘_源灣等深水港灣。
港口水陸空交通便利。港內馬尾港務公司的作業(yè)區(qū)專用線直接與馬福鐵路銜接, 經外福鐵路接鷹廈鐵路而達全國各干線。公路經福州與全省公路網聯(lián)接,并與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直達客班車。
航空方面福州至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長沙、沈陽、哈爾濱、大連、濟南、成都、武漢、蘭州、杭州、鄭州、合肥、烏魯木齊???、廈門等均有客運航班,至香港、日本設有包機航班業(yè)務。
水路東出閩江口,可達中國沿海及長江主要港口,北至上海472海里,至秦皇島1132海里,向南至廈門201海里,至香港420海里,向東至臺灣省基隆149海里。溯閩江而上到200公里至閩北重鎮(zhèn)南平市,通航60噸級客貨輪。
福州港目前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多個港口通航。
經濟腹地
福州港的直接腹地范圍包括福州市和南平地區(qū)全部,三明市(除南部的永安、大田、清流、寧化四市縣)和寧德市(除東北部的福鼎、柘榮、霞浦、壽寧四縣)的絕大部分。間接腹地包括江西省東部和湖南省東部以及省內三明市雨部地區(qū)和莆田市北部地區(qū)。
腹地工業(yè)有造船、冶金、機械、化工、建樹、電子、工藝品等。農業(yè)除糧油作物外,水產、水果產量甚豐。礦產資源主要有葉臘石、高嶺土、花崗石料、石英砂等。
展望
福州港將建成以大型干散貨運輸中轉為特色的國家主要港口。重點開發(fā)外海深水港區(qū)。江陰港區(qū)以建設西部作業(yè)區(qū)大型集裝箱碼頭、東部作業(yè)區(qū)冶金深水泊位為主;羅源灣港區(qū)以可門作業(yè)區(qū)、將軍帽作業(yè)區(qū)大型能源、礦石深水泊位為主。閩江口內和松下港區(qū)分別以建設長安、洋嶼作業(yè)區(qū)內集裝箱運輸和濱海工業(yè)區(qū)臨港工業(yè)泊位為主。到2010年,福州港新增泊位25個,新增吞吐能力3723萬噸,其中集裝箱134萬TEU。實現(xiàn)貨物吞吐量超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200萬標箱。
自然條件
福州港北起羅源灣,南至興化灣北岸,東到平潭島,海岸線總長1137公里。地域跨度大,地形復雜,自然條件不盡相同。
風況
在福建沿海登陸的臺風平均每年2次,但其中直接襲擊本區(qū)的臺風平均每年僅0.7次;對該地區(qū)有影響的臺風平均每年5.4次,每年的5~10月受臺風影響較大,7~9月為臺風盛行期,約占全年出現(xiàn)總次數(shù)的88%。受臺風影響風力一般為6~8級,陣風9~11級,風向NE,最大風速可達40米/秒以上。
閩江河口港:強風向和常風向均為NE向,多年平均風速為4.1米/秒。
羅源灣:強風向為WNW,常風向為SSE,多年平均風速2.2米/秒。
福清灣:強風向和常風向為NE,多年平均風速3.7米。
興化灣:強風向和常風向為N、NNE多年平均風速6.9米。
霧況
在上半年較盛,年平均有62個霧日,影響航行的霧日每月平均3~5天,但霧氣延時不長,其它月份少霧。
降水
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春季,年平均降水153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346毫米,4-6月為梅雨季節(jié)。
河口港:多年平均降水量1346毫米。
羅源灣:多年平均降水量1649.5毫米。
福清灣、興化灣:多年平均降水量1151.5毫米。
氣溫
河口港:多年平均氣溫19.3度,一般7月最高,月平均28.2度,1月最低,平均10.5度。
羅源灣:多年平均氣溫19度,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9.5度,歷年極端最低氣溫-3.9度,全年日最高氣≥35度的平均天數(shù)9.6天。
福清灣、興化灣:多年平均氣溫19.5度,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7.4度,歷年極端最低氣溫0.9度,全年日最高氣溫≥35度的平均天數(shù)1天。
波浪
閩江河口港區(qū):最大波高 H1%=1.82m 波向SN向
松下港區(qū):最大波高 H4%=3.2m 波向NE向
江陰港區(qū):最大波高 H1%=4.2m 波向ESE向
羅源港區(qū):最大波高 H4%=3.0m 波向SE向
泥沙
閩江河口港區(qū):水中平均含沙量0.11---0.55kg/m3
松下港區(qū):水中平均含沙量0.052kg/m3
江陰港區(qū):水中平均含沙量0.0756---0.0798kg/m3
羅源港區(qū):水中平均含沙量0.0326---0.0484kg/m3
地質
閩江河口港區(qū):沿岸岸灘區(qū)屬第四系松散沉積,主要為砂、淤泥、淤泥質粘土,下覆基巖起伏較大。
松下港區(qū):地層自下而上主要為砂、沙質粘土基巖。
江陰港區(qū):地層自下而上主要為淤泥、中沙、粘性土和強風化花崗巖。
羅源灣港區(qū):北岸地層自下而上主要為淤泥、淤泥混沙、粘土、淤泥質粘土和殘積性粘土。南岸地層自下而上主要為淤泥、粘土、碎石、風化殘積層。
潮汐
河口港:平均高潮位4.51米,平均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77米。
羅源灣:平均高潮位4.99米,平均低潮位-0.15米,平均潮差5.14米。
福清灣、興化灣:平均高潮位4.76米,平均低潮位-0.46米,平均潮差5.22米。
水文:屬正規(guī)半日潮。
潮流:河口港:漲潮最大流速1.55米/秒,落潮最大流速1.99米/秒。
羅源灣:漲潮最大流速0.82米/秒,落潮最大流速0.97米/秒。
福清灣、興化灣:漲潮最大流速0.58米/秒,落潮最大流速0.59米/秒。
分布及泊位
福州港主要港區(qū)分布在閩江口河口段,如臺江港區(qū)、馬尾港區(qū)、青州港區(qū)、松門港區(qū)、籌東港區(qū)、琯頭港區(qū)。
馬尾港區(qū): 碼頭泊位15個,其中交通部門生產碼頭有萬噸級雜貨泊位2個,5000噸雜貨泊位2個,100噸以下客運泊位3個;非生產性(港作碼頭)100噸級泊位1個。物資部門生產性碼頭泊位7個,其中籌東電廠1.6萬噸級煤泊位1個,5000噸級泊位1個,3000噸級油泊位1個,500噸級泊位4個。
臺江港區(qū): 生產性泊位50個,其中交通部門有1000噸雜貨泊位2個,500噸級泊位2個,其余為100噸以下泊位26個,物資部門泊位有20個,其中1000噸級泊位1個,500噸級泊位7個,200噸級泊位3個,150噸級以下泊位9個。
松門港區(qū): 有萬噸級煤泊位1個,500噸級泊位2個和港作浮碼頭1座。
福州港擁有碼頭岸線9443.6米,1000噸級以上的泊位67個,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19個,最大靠泊能力為3萬噸級。
倉儲堆場
庫場總面積107.8314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3168米。
堆場包括煤炭堆場0.91萬平方米,容量1.91萬噸,集裝箱堆場1.5萬平方米,可堆存760標準箱。
裝卸機械及能力
生產用裝卸機械335臺,其中起重機械47臺,最大起重能力25噸,專用機械9臺,其余為裝卸搬運和輸送機械。
港內鐵路、道路
港區(qū)鐵路專用線總長3168米,其中裝卸線長1385米。
福州港港作船舶
港作船共84艘,總功率7100千瓦。其中:拖輪24艘,功率5100千瓦,最大功率1176.8千瓦;駁船46艘,總噸位1.1萬噸;引水船1艘,功率574千瓦;交通船2艘,功率220千瓦;其他船9艘,功率共948.47千瓦。
港區(qū)布局
目前,福州在建泊位有11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7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包括獅岐作業(yè)區(qū)3#、4#泊位,可門南方石化配套21#~24#泊位,松門通宇建材碼頭等。儲備項目有羅源灣港區(qū)鑒江作業(yè)區(qū)橫逸化工碼頭等一批項目。此外,福州港還將縱深拓展經濟腹地,擴大服務半徑,加大攬貨組船力度,著力提升港口產能使用率。 福州港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在嚴峻的世界金融危機面前,福州港之所以能夠保持全港貨物吞吐量有較大的發(fā)展,主要得益于“南北兩翼”港口建設和發(fā)展。正基于此,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閩江河砂這一傳統(tǒng)大宗貨種減少,對福州港吞吐量的影響。今后,靠閩江河砂來保福州港吞吐量的路已經行不通了。推進“南北兩翼”建設,加快海港建設發(fā)展步伐,成為調整港口結構,促進港口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
據(jù)了解,2009年“南北兩翼”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海港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其中,松下港區(qū)牛頭灣作業(yè)區(qū)2#泊位和江陰港區(qū)4#、5#泊位以及羅源灣港區(qū)碧里作業(yè)區(qū)5#泊位4個5萬噸級以上碼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吞吐能力1002萬噸,集裝箱82萬標箱。江陰港區(qū)6#、7#,松下港區(qū)牛頭灣作業(yè)區(qū)3#泊位和將軍帽15萬噸級(結構按30萬噸級)等一批5萬噸級以上泊位工程也開工建設。截至去年底,“南北兩翼”已建有深水泊位17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4個,
助航信息
航道
進港航道從白犬列島正南5海里經該島西南航行至北緯26度06分22秒,東經119度52分視白云山并標重疊時,轉真航向265.5度,駛至第3號燈浮標正橫約0.4海里,再轉真航向308度直度引航,檢疫錨地。北菱半島、馬祖列島與白犬列島之間和水道禁止通航。
港內航道自川石島引航、檢疫錨地至馬尾碼頭,航道中有6淺灘,萬噸級海輪,可乘潮進出港,3萬噸級海輪乘大潮進出港。
馬尾至臺江鰲峰洲航道(即北港航道 )長16.4公里,江面較窄,乘潮可通航1500噸級以下海輪,500-1000噸級船舶可直接靠泊碼頭或錨地。
淮安至灣邊航道(即南港航道)為季節(jié)通航航道。
航標
北港航道設有二等內河航標,南港航道設有三等內河航標。外港航道設有一系列航標。航行標志情況是:⑴日莊礁燈樁,位置在閩江口(北緯26度05分,東經119度43分),構成為黑色方錐形條石,雷達應答器,燈高7米,射程10海里。⑵白云山前、后引導燈樁,位置在瑯歧島,前燈樁為白色樁身,燈高58米,射程12海里;后燈樁燈高94米,射程12海里。⑶芭蕉山西燈樁(北緯26度8分00秒,東經119度39分21秒)為紅色鐵架,燈高16米,射程28海里。⑷白塔燈樁,位置在壺江島(北緯26度07分18秒,東經119度38分31秒)為白色圓柱形樁身,燈高21米,射程7海里。⑸金牌門燈樁(北緯26度08分,東經119度36分)為黑色方錐形石砌樁身。燈高6.1米,射程7海里。在閩江口有3個燈浮,均為黑色。
錨地
①閩江口內港區(qū):
閩江口內有羅星塔、營前、籌東、亭江、壺江五處錨地,供船舶引水、檢疫、待泊、裝卸使用,錨地底質均為沙質。目前主要使用亭江錨地。閩江口內港區(qū)規(guī)劃實施后,計劃新辟三處錨地:象嶼錨地位于閩安峽谷出口下游的象嶼附近,作為油輪和危險品專用錨地;長安錨地位于英沙下游主航道北側;琯頭錨地位于琯頭鎮(zhèn)南、主航道北側,以上三處錨地錨泊均采用雙浮筒形式。七星礁錨地位于閩江口外的七星礁附近,避風條件差,作為閩江口內港區(qū)的外海錨地,主要供來港大船候潮使用,規(guī)劃將錨地面積擴大到6平方公里,可錨泊1~2萬噸級船舶15艘。
②松下港區(qū):
松下港區(qū)待泊、引水、檢疫錨地位于東洛島東南水域,面積為3平方公里,水深-12.8~-14.5米,可錨泊3萬噸級船舶6艘。防臺避風錨地建議在興化灣內。
③江陰港區(qū):江陰港區(qū)引水、檢疫錨地以及備用錨地規(guī)劃在進港航道南北側水域,面積分別為4.3和3.3平方公里,水深在18米以上;待泊、避風錨地規(guī)劃在灣內牛嶼東南側,面積為5.9平方公里,水深-15~-23 米,共可錨泊5萬噸級船舶17艘。
④羅源灣港區(qū):
羅源灣港區(qū)引水、待泊、檢疫錨地規(guī)劃在口門外北側水域,面積為5平方公里,水深在18米以上,可錨泊3萬噸級以上船舶 艘。船舶避風初步規(guī)劃在灣內崗嶼南、北水域。
《福州港總體規(guī)劃》修編 福州寧德兩港規(guī)劃整合 記者近日從市政府獲悉,根據(jù)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的啟動福建三大港規(guī)劃的修編計劃安排,我市已啟動《福州港總體規(guī)劃》修編工作,計劃年底前完成初稿。
我市計劃通過總體規(guī)劃修編,將寧德港、平潭港區(qū)、羅源灣港區(qū)鑒江作業(yè)區(qū)規(guī)劃納入福州港總體規(guī)劃,并爭取將寧德港、平潭港區(qū)、鑒江作業(yè)區(qū)作為中國沿海主要港口——福州港的組成部分,盡快獲交通運輸部、省政府審批,實現(xiàn)福州寧德兩港規(guī)劃整合。
為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平潭2萬噸級客貨滾裝碼頭前期工作,我市還積極開展了《平潭滾裝碼頭專項規(guī)劃》《福州港平潭港區(qū)總體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現(xiàn)已完成并通過省交通運輸廳審查,上報省政府待批?!陡V莞哿_源灣港區(qū)鑒江作業(yè)區(qū)總體規(guī)劃》報批工作正在加快,羅源灣港區(qū)游艇規(guī)劃前期工作以及松下港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也已啟動。
與此同時,福州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進一步完善。目前,閩江口航道增深工程已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工程竣工總驗收,閩江南港航道整治工程預計本月25日完成疏浚施工并試通航,年底前完成整個項目交付驗收;福清灣深水航道工程預計年底完工;松下防波堤工程計劃于明年上半年完工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