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寨景區(qū)是中國北方發(fā)育最為典型、分布集中、造型奇特、規(guī)模宏大的丹霞地貌群。丹霞地貌是人們對赤壁丹崖為特征的一類地貌的稱謂,是大自然賜給地球最為壯觀奇特迷人的景象。遠在一億年前的白堊紀初期,火石寨地區(qū)及周邊下沉,成為大型內(nèi)陸盆地,沉積了巨厚的紅色碎屑巖,在其后近億年的地史演化中,在構造斷裂、抬升、地震、風化、侵蝕、崩塌、滑坡、溶蝕等一系列內(nèi)外營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發(fā)育為頂平、身陡、麓緩的丹霞地貌,形成了方山、丹峰、赤壁、丹崖、奇洞、石柱等奇特景觀,塑造出群峰連片、雄奇秀險的丹霞奇觀。其型或似蛇似鷹、似佛似城、或似刀背、或似棋盤,神態(tài)各異,情趣萬千?;鹗粠Уは嫉孛?,景點分布密度可以達到每平方千米8個,這在全國丹霞地貌風景區(qū)是非常少見的,其構景地層總厚度達1160.1米,在全國丹霞地貌風景區(qū)名列前茅。
這里怪石林立,溝谷縱橫,丹峰綠樹相映成輝,險峰、怪石、石窟、茂樹堪稱火石寨自然景觀四絕。鮮明的季節(jié)特色,形成迷人美景:春天紫丁香花開,溝谷流香,夏季百花爭艷,綠茵蔽天,秋日金麥紅葉,野果飄香,冬季千峰玉雕,萬壑銀裝,四季美景,攬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里丹峰赤壁,造型獨特,美輪美奐。景區(qū)內(nèi)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多樣,植被繁茂,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在這里完美結合,造就了最奇異最多彩的自然景觀?;鹗?,是洗心養(yǎng)肺的樂土!
擎天柱,柱體為天然形成的圓柱形山巖,數(shù)十人不能環(huán)抱,危聳入云,直通天際。傳說盤古開天后,混沌初開,天、地無法分離,于是盤古就將自己開天用的斧頭折成四截,將天撐起,其中一截留在火石寨,變成了擎天柱。
火石寨地質博物館,博物館總面積84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主要由“宇宙地球科普篇、丹霞地質地貌篇、火石寨資源篇”三部分組成。體現(xiàn)了人類參與地質變遷的過程。共分十個單元,運用現(xiàn)代藝術、多媒體、大型場景畫等多種手段及新型材料加以呈現(xiàn),使博物館成為名副其實的丹霞科普教育基地、生態(tài)保護基地、旅游休閑基地。在博物館內(nèi),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生動再現(xiàn)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及明代“石城之戰(zhàn)”等歷史事件。
云臺山,是火石寨八大景觀之首。據(jù)《西吉縣志》記載,這里“每當山雨欲來,必先悠然作云,即晴亦多煙嵐---”而取名云臺山。云霧繚繞時,游客到這里就像是踏云而行,逍遙自在。云臺山又名掃帚林或者西武當山,山上生長有一種可以用來做掃帚的毛竹,當?shù)厝硕鄟聿煞ス拭麙咧懔?,又?jù)《固原州志》記載:“掃竹嶺在州西北百余里。土人借此以備擄,且祠真武神廟,俗稱西武當山”。
云臺山垂直高度113米,西南面寬330米,山上分布有10多孔石窟,按照開鑿風格考證,始鑿于南北朝時期,歷代“鑿仙窟以居禪”,后興盛于隋唐,于清代同治年間橫遭兵劫。但其自然風貌依然如故,鳥語花香,深邃幽靜。
鷹蛇峰,位于火石寨景區(qū)南門入口前約200米處,抬眼一望,便能看到兩座30米左右的山峰——如一只臨空待擊的雄鷹和一條口吐信子的眼鏡蛇正在對峙。藍天白云,碧草如茵,丹霞地貌造就了多少神奇的故事,你瞧那鷹,禿頂、長嘴,仿佛隨時都有可能發(fā)起可怕的進攻;而那條冷酷的蛇,已經(jīng)作好了迎戰(zhàn)的準備,昂首以待。鷹和蛇千百年來就這樣互相對峙著,蓄勢待發(fā),誰也戰(zhàn)勝不了誰,歲月伴隨著這對死敵不離不棄,千年不老,萬年不朽。
刀背嶺,景如其名,這里就像是一把大刀,把火石寨景區(qū)一分為二,西邊是風光旖旎、百鳥吟唱的情人谷,東邊是樹木蔽日,松濤如海的寨子溝。刀背嶺是景區(qū)中最險峻、最陡峭的地方,壁立千仞,嶺如刀削。盡頭處山體猶如一頭駱駝仰天長嘯。
飛來石,山頂有一塊石頭矗立于山巔之間,宛如天外飛石,被稱作是飛來石。提起飛來石,就不得不說說火石寨的傳說:相傳宋遼之戰(zhàn)時,楊家將被困于天門陣,于是就派焦贊、孟良持火葫蘆來穆柯寨向穆桂英借降龍木破陣。穆桂英不借,于是孟良將火葫蘆置于山頂放火燒了穆柯寨。結果穆柯寨成了火燒寨,而火葫蘆也留在山頂成了一塊石頭。
情人谷里生長著大片大片的白樺林。白樺的象征代表意義是生與死的考驗。常常有兩情相悅之人在白樺樹皮上抒寫對對方的相思之情,借用白樺的堅韌和挺拔來表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白樺樹也成為了情侶之間表達愛情生死相依的最好證明。
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古代詩人多以丁香為詩來表現(xiàn)對感情的寄托。丁香花的話語是初戀,積極,青春歡笑之意。每年5到6月,景區(qū)丁香花開放。盛開的鮮花如同一個個精靈,跳躍于花香之中。在鳥兒的吟唱中,和自己的家人或情人徜徉在花海中,品味著那一份浪漫和愜意。順手摘一個“情人莓”,讓您和您的愛人享受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最美好的回饋。讓您忠貞不渝的感情在這片花海中愈發(fā)堅定不移。
1、京藏高速公路—三營出口—須彌山—火石寨景區(qū)北門
2、京藏高速公路—固原出口—西吉縣—火石寨景區(qū)南門
3、福銀高速公路—固西高速公路—西吉東—火石寨景區(qū)南門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北部的火石寨鄉(xiāng)境內(nèi)。介于東經(jīng)105°42′—105°47′,北緯36°04′—36°10′之間。平面上公園呈不規(guī)則形狀,東西寬10千米,南北長17千米,總面積約97.95平方千米。公園位于六盤山大旅游區(qū)內(nèi),所處地理位置具有明顯的區(qū)位優(yōu)勢。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深居內(nèi)陸,位于中國西北東部,處于黃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地帶,大陸性氣候特征十分典型。干旱少雨、風大沙多、日照充足、蒸發(fā)強烈,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氣溫的年較差、日較差大,無霜期短而多變,干旱、冰雹、大風、沙塵暴、霜凍、局地暴雨洪澇等災害性天氣比較頻繁。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出露白堊紀紅色地層,具備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巖石經(jīng)歷了近億年漫長的地史變遷,留下了歷次構造運動的痕跡,在風化侵蝕、重力崩塌等外動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發(fā)育成了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特征的丹霞地貌。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野生維管植物74科235屬442種,其中蕨類植物有6科8屬11種。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脊椎動物5綱20目55科117屬181種,昆蟲6目112科391種。
2002年,寧夏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qū)始建,總面積9795公頃,是一個以保護黃土高原丹霞地貌地質遺跡為主的自然遺跡類自然保護區(qū)。
2004年03月,火石寨地質公園被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7年05月,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2013年01月,寧夏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qū)正式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評審會議評審,成為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2014年05月,西吉火石寨丁香花旅游節(jié)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