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烘干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一、操作前的檢查與準備
1、設備檢查:啟動前需全面檢查設備各部件狀態(tài)。首先確認傳動系統(tǒng)(如皮帶、鏈條)是否潤滑良好、無松動或磨損;其次檢查加熱系統(tǒng)(如熱風爐、導熱油管道)是否密封,避免泄漏;再者,清理烘干滾筒內的殘留物料,防止堵塞或影響烘干均勻性。
2、物料預處理:煤泥的初始濕度與顆粒分布對烘干效果影響顯著。需根據設備性能調整物料濕度(通??刂圃?0%-30%),并通過篩分或破碎確保物料粒徑均勻,避免因物料團聚導致烘干不徹底。
3、參數設定:根據煤泥種類、含水率及烘干目標,預設合理的溫度、滾筒轉速及物料進給速度。例如,褐煤烘干溫度一般控制在120-150℃,而無煙煤可適當提高至150-200℃。
二、設備啟動與運行操作
1、預熱階段:先啟動加熱系統(tǒng),待熱風溫度達到設定值后(通常需10-15分鐘),再開啟烘干滾筒與進料裝置。預熱不足可能導致物料粘結滾筒,影響烘干效率。
2、進料與調速:緩慢啟動進料輸送機,逐步增加物料流量,避免過載。同時,根據物料烘干狀態(tài)調整滾筒轉速(一般為3-8轉/分鐘),確保物料在滾筒內充分翻轉,與熱空氣充分接觸。
3、運行監(jiān)控:
溫度控制:實時監(jiān)測烘干滾筒進出口溫度,確保溫度穩(wěn)定在設定范圍內。溫度過高可能引發(fā)物料燃燒,過低則影響烘干效率。
濕度檢測:通過出料口的濕度傳感器或人工取樣檢測,及時調整進料速度或熱風溫度,保證出料含水率達標(通常為10%-15%)。
設備異響與振動:若發(fā)現異常噪音或振動,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軸承損壞、滾筒失衡等故障。
三、停機與日常維護
1、正常停機流程:先停止進料,待滾筒內物料完全排出后,關閉加熱系統(tǒng),繼續(xù)運行滾筒5-10分鐘以冷卻設備,最后切斷電源。避免熱態(tài)設備突然停機導致部件變形。
2、定期維護保養(yǎng):
清潔保養(yǎng):每周清理滾筒內壁及熱風管道的積塵,防止堵塞。
潤滑管理:按設備手冊要求對軸承、傳動部件定期加注潤滑油,減少磨損。
部件檢查:每月檢查密封件、輸送帶等易損件的磨損情況,及時更換,避免故障擴大。
四、常見問題與應對策略
1、物料烘干不均勻:可能因進料速度過快或滾筒轉速不當所致,需調整進料量與轉速,確保物料在滾筒內充分分散。
2、能耗過高:檢查熱風系統(tǒng)是否漏風,或換熱效率是否下降,及時修復或清洗換熱器。
3、設備堵塞:定期清理進料口與滾筒內部,避免濕物料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