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羊絨多肉的養(yǎng)殖方法
1、盆土:紫羊絨多肉一般每隔1-2年就要翻一次盆,翻盆的時間多在春季或秋季。準備好疏松肥沃的新土,通常用腐葉土、河沙、泥炭土和爐渣配制,將四者按照3:2:1:1的比例進行混合,另外還要加入適量骨粉。
2、施肥:紫羊絨多肉在栽種的時候,需要在盆底施入馬蹄片作為基肥,為其持續(xù)提供養(yǎng)分。生長期每月還要補充一次腐熟的液肥,也可以用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施肥一般在晴天的早上,施肥后第二天要將澆水。
3、澆水:紫羊絨多肉的耐旱性強,對水分的需求不高,澆水太多容易導致其徒長,甚至還可能引發(fā)爛根。尤其是在夏季,一定要避免雨淋,同時注意排水。冬季氣溫較低的時候,甚至可以完全停水。
4、光照:紫羊絨多肉喜光照,如果放到陰涼的地方,植株的株型會變得松散,看上去很不美觀。春秋季需要把它放到向陽處,夏季中午可以適當遮陰,以免植株的葉子被曬傷。
紫羊絨多肉的移植方法
首先將紫羊絨法師脫盆,但靠近莖稈部位的土壤不要完全打散,只把下部的土壤清理干凈即可,且在清理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到根系,同時也不要修根和晾根,處理完畢以后就馬上上盆栽種。法師就算是裸根上盆都不需要大修根系,因此剛剛脫盆的不修根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而沒修根自然就不用晾根,閑著沒事給它晾根的話,反而會讓剛脫土的毛細根枯死,不利于后面重新服盆。
其次紫羊絨法師栽種的時候必須用干土,栽種好以后就直接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去養(yǎng)護,且暫時不要澆水,等到5-7天左右看看天氣情況,如果之后10天左右的時間氣溫都在28℃以下的話,那就沿盆邊給紫羊絨法師少量澆水來保持土壤微潮,以促使它盡快服盆。等一段時間之后其葉片變硬朗了,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大水澆透,且將其移回露天環(huán)境中去正常露養(yǎng)。
紫羊絨多肉怎么養(yǎng)得好
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紫羊絨多肉的葉色會呈現(xiàn)一種翠綠色或者偏乳白的嫩綠色,看起來有一種非常強的玉質(zhì)感,但是想讓紫羊絨呈現(xiàn)出我們期待的亮紫色或者紫紅色,那就需要給它提供充足的光照。光照充足,不但能防止紫羊絨徒長走形,而且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還能加快紫羊絨木質(zhì)化的進程,讓它快速生成老樁。
總體上來說,紫羊絨對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大,我們只需要管好自己的雙手,等它盆土干透以后再去澆水就可以。但是如果我們想要讓紫羊絨長個子,想要讓它快速爆頭,那就可以偶爾給它多澆一些水,讓土壤保持微微濕潤,在這樣微濕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上10天左右再繼續(xù)控水10天,周而復始,直到把它養(yǎng)成我們想要的樣子,長成我們預期的株型,以后再開始控水塑形。
在紫羊絨上色和養(yǎng)老樁的時候,控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澆水過多,紫羊絨的顏色就會偏綠,而澆水減少適當控水時,紫羊絨葉色就會變成漂亮的紫紅色,水分減少也能讓紫陽絨的表皮快速木質(zhì)化,加快生成老樁。
對于紫羊絨這種帶有絨毛而且葉片緊密的多肉來說,通風永遠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幼苗時期還是養(yǎng)成老樁以后,多通風都能讓它更加健康,而且防止徒長,將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