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怎么養(yǎng)
1、基質(zhì)選擇
它對土壤的要求相對不高,最好選擇土質(zhì)深厚、肥沃且排水透氣性佳的酸性土壤,家庭盆栽一般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田園土,加上1/4的河沙或珍珠巖均勻混合配制而成。有利于其生長。
2、光照管理
其光照適應性相對較高,不論半陰、半日照還是全日照環(huán)境都能良好生長,光線強時它的葉片顏色偏淺,半陰時則葉片色澤濃綠,以半陽環(huán)境為佳。

3、溫度管理
它喜歡溫暖環(huán)境,三到九月間適合在21-27℃環(huán)境下生長,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則以16-21℃為宜。它在30℃以上高溫環(huán)境下仍能正常生長。越冬應保持室溫不低于5℃,若氣溫低于零度,容易發(fā)生凍害。
4、水分管理
它性喜濕潤,在盆土偏濕,環(huán)境空氣濕度較高的情況下能夠茁壯生長,但如果盆土含水量過多造成積水,容易引起根系腐爛。若環(huán)境長期干濕不定或缺水,則易導致落葉。
5、修剪方法
其老株的修剪可結合換盆進行,剪除老枝、病枝及徒長枝,切除部分根系并重新盆栽。幼株則以輕剪為宜,由于其較易萌發(fā)徒長枝,平時也應注意及時修剪,有利于其促生側枝,保持樹形的美觀。
6、換盆修剪
鴨腳木需要每年春季換盆一次,若使用塑料盆需要注意土壤稍疏松些。鴨腳木長勢較快,很容易萌發(fā)徒長枝,一次成株需要經(jīng)常整形和修剪,以保持株型整齊美觀。養(yǎng)護多年的鴨腳木,具有多年生的老枝,株形過于龐大,可在每年新芽萌發(fā)時結合換盆進行重剪,剪取枝葉和老根。
7、病害
它的高發(fā)病害為葉斑病,可每隔十到十五天按照說明合理噴灑藥液進行防治。
8、凍傷
冬季氣溫偏低時應適當采取防寒措施,若溫度低于0℃,可能導致植株凍傷。
鴨腳木的扦插方法
準備材料:剪刀、花盆、土壤、水;
時間:鴨腳木扦插的一般在4-9月份進行,扦插時需保證溫度達到20攝氏度左右;
步驟
1、選擇生長健壯的鴨腳木,至少要生長2年以上,選取其健壯的枝條剪下。
2、將枝條下端的葉子摘掉,只留下3個葉子左右。
3、將花盆底部用石頭或其他硬物墊在盆地出水口,底下鋪上一薄層沙子,然后倒入準備好的土,土不用裝太滿。
4、將剪好的枝條慢慢插入土中,壓實土,然后澆透水。
5、澆透水后,放置在溫度適宜的地方,等土有點發(fā)干時,及時澆水。要保持澆水及時,溫度適宜,一般一個月就會發(fā)出新葉,就證明扦插成功了。
6、發(fā)出新芽之后,繼續(xù)養(yǎng)在次盆中即可,來年再換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