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嚴防兒童手腳凍傷
凍傷是冬天常見的皮膚損傷,是由于低溫、潮濕引起皮膚血管痙攣所致的損傷。 小孩子的皮膚抵抗力低,適應能力差,所以很容易被凍傷。一般在初冬和早春季節(jié),由于孩子不懂得保暖而造成了手、腳和耳部等血液循環(huán)較差的部位發(fā)生凍傷。因為孩子喜歡在室外玩耍,又喜歡玩冰雪,再加上小孩子的皮膚抵抗力低,適應能力差,所以很容易被凍傷。另外,孩子玩起來愛出汗,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也容易使皮膚凍傷。
還有的孩子把鞋襪勒得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或長時間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從而使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凍傷后,千萬注意不要直接用火烤,所有凍傷部位都應盡可能緩慢地使之溫 暖直到恢復正常體溫。一般主張選擇用溫熱水浸泡,如果一時無法找到溫熱水,可以把孩子的凍傷部位放在家長的腋下復溫。
二、預防凍傷關鍵是保暖防潮
防治凍傷的關鍵在于預防。預防的要點是局部保溫防潮,保持清潔干燥。從深秋開始,孩子的手腳、耳廓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很容易受到冷風吹,可能會變紅,甚至有些腫脹,如果聽任不管,入冬就會變成凍傷。平時就應讓孩子多接觸室外空氣,使皮膚受到鍛煉。
凍傷的先兆往往是很早就開始出現(xiàn),如果注意觀察,就不會發(fā)展到嚴重地步。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凍傷的細微跡象時,應及時進行按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
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手腳等部位浸濕,應盡可能不讓冷風正面吹襲,要盡快換上干衣服。在氣溫低于10℃時,應給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棉手套、圍巾等。孩子的手套和襪子都不要過緊,且應保持干凈、干燥,不要給孩子穿太硬太擠的鞋,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在冷風站立不動,要讓他活動手腳。
三、小孩子長凍瘡怎么辦
保暖與防潮。寶寶在穿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與防潮,身上暖和了就不會生凍瘡,注意防潮了就可以讓寶寶的皮膚保持干燥。
經(jīng)常護理。對于寶寶的身體皮膚要進行護理,寶寶的皮膚可以進行輕輕的按摩,不要讓血液不流通,這才會讓凍瘡遠離寶寶,對于有了凍瘡的寶寶也會不斷的減輕癥狀。
高熱量食物。在天冷的季節(jié),寶寶本身的熱量不夠,這個時候要給寶寶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從而讓寶寶可以增加御寒能力。
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寶寶在室外做一些必要的運動,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寶寶的身體棒棒的,從而可以讓血液也流通得更加的順暢,凍瘡自然也會遠離寶寶。
用藥。對于已經(jīng)有了凍瘡的寶寶一定要注意用好藥,從而讓寶寶可以快速的恢復,一定要避免寶寶自己用手去抓凍瘡,最好確保其抓不到,從而避免寶寶的皮膚被抓破。
不可烘烤與熱水敷。家長也不可心急,家人有時會用熱水去敷凍瘡,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一定要讓寶寶保持健康。
四、凍瘡怎么根治
1、醋當歸治凍瘡法:
將20克當歸、500克陳醋放在砂鍋內用文火煮30分鐘,取汁洗擦患處,洗至皮膚松皺,一般7日后凍瘡可愈,第2年一般也不會復發(fā)。
2、大蒜預防凍瘡法:
入冬前,將紫皮蒜搗爛成泥,敷在生過凍瘡的部位,也可用布包扎,24小時后洗凈,隔3日再敷1次,可預防凍瘡。
3、蛋黃治凍瘡法:
將煮熟的蛋黃放在鐵勺上,用文火烘烤,取析出的蛋黃油備用。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洗患處,再涂上蛋黃油,用紗布包扎,一般4日左右,可使凍瘡潰爛處愈合。
4、傷濕止痛膏治凍瘡法:
取紅辣椒細末撒在傷濕止痛膏中央,貼在凍瘡未潰處,可加快痊愈。
5、生姜白酒治凍瘡法:
將生姜切成片,放在適量的白酒內煮沸,去渣取汁,用棉球蘸涂患處,可治未潰破的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