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固始縣根親博物館于2006年5月奠基興建。
建筑布局
固始縣根親博物館設計為花園式的建筑,共四層,一、二層為固定展廳,三層為文物庫房、文物修復辦公用房等,四層為中型會議報告廳。一、二層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將集中展示固始出土精品,其中包括與姓氏、根文化有關的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這些都是固始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姓氏根源的見證;開辟功績廳,展示固始籍華人華僑的奮斗史、成功史和著名歷史人物的功績;尋根廳、展示姓氏譜牒和書畫,為尋根者提供文化交流,展現固始的輝煌與自豪。
固始縣根親博物館的建成將為根在固始的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以及固始籍的后裔,集中展示祖根地悠久的歷史,姓氏的淵源、根源、情源等實物資料,為海內外游子提供方便快捷的姓氏尋根文化服務。她是河南省唯一以姓氏尋根為主題的博物館,同時也被國家文物局定為重點博物館。
固始縣根親博物館是對外根親聯誼的紐帶,展示固始厚重根親文化資源的平臺。許多姓氏發(fā)源地來自固始。固始的根親文化底蘊深厚,根親文化史源遠流長。
交流基地
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于2012年6月17日上午在廈門海峽會議中心舉行,中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在會上宣布,大陸新增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園、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固始根親博物館、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安徽合肥劉銘傳故居、浙江象山縣等6個兩岸交流基地,至此,大陸現有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增至17個。
參觀信息
固始縣根親博物館位于固始縣城南新區(qū)蓼城大道南段,毗鄰固始縣政府大樓。